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山東 重點帶動謀全局

發佈時間:2011年11月08日 06:1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再次把目光聚焦齊魯大地,人們無不驚異於這裡的大氣磅薄:

  世界最長跨海大橋——青島膠州灣大橋今年夏天正式通車;我國惟一獲准裝船的船舶壓載水處理裝置在青島誕生;

  不久前閉幕的第二屆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經貿洽談會簽約138個項目,金額2035億元;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海洋食品博覽會現場簽約重點合作項目18個,總投資313.7億元……

  今年以來,山東沿海城市發展風生水起,重大項目持續不斷。這一切,都是山東實施重點區域帶動戰略産生的效應。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膠東半島高端産業聚集區、省會城市發展、日照鋼鐵精品基地等5個重點區域帶動戰略的大力實施,讓山東如虎添翼、強筋壯骨。

  “實施重點區域帶動,是山東區域發展戰略的深化,有利於形成優勢産業集群,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有利於促進生産要素合理配置,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有利於統籌解決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矛盾和問題,促進城鄉協調發展,推動全省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山東省委書記姜異康説。

  高點定位 科學佈局

  找準實現新跨越的突破口

  改革開放以來,山東同全國其它地區一樣經濟迅猛發展,成為經濟大省,但區域經濟發展的一些結構性矛盾和問題仍然存在:

  重點區域帶動能力不夠強。10年前,魯南5市與蘇北5市的發展水平不相上下。去年,魯南5市地方財政收入比蘇北5市少284.2億元。2009年,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人均GDP為5萬元,比珠三角、蘇南地區分別少1.3萬元和1.9萬元。

  龍頭城市綜合實力不夠強。2009年,青島市的人均生産總值為6.4萬元,比蘇州少5.8萬元;濟南市生産總值、地方財政收入分別排在省會城市中的第八位和第二十位。如何舞動龍頭帶動“龍尾”,仍是迫切的課題。

  區域發展不夠平衡。多年來,山東經濟偏重“沿海+膠濟線”的“T”字形結構發展。這些區域內人口4360萬,創造了全省2/3的生産總值,而全省17市中,還有9個市人均地區生産總值低於全省平均水平。

  在解決了“有”的問題後,如何解決“優”的問題,實現由大變強新的跨越,成為山東在新時期的重大戰略任務。

  2008年3月,姜異康就任山東省委書記。山東發展的新優勢在哪?科學發展之路怎麼走?如何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帶著這些重大命題,姜異康連續數月舟車勞頓,足跡踏遍山山水水,摸清家底把握省情,謀劃長遠發展戰略,為山東未來確立新坐標。在梳理和總結歷屆班子的發展經驗基礎上,新一屆省委、省政府作出加快推進經濟文化強省建設的全面部署。

  建設經濟文化強省,需要載體和支撐,更需要科學佈局。省委、省政府經過深入調研和精心謀劃,提出“一線三點”的強省建設思路和工作佈局:以推動和實現山東科學發展為主線,堅持高點定位,加強多點支撐,實施重點帶動。

  放眼望,區域經濟正以前所未有的密集度,躍升為國家戰略。僅2009年,國家就批准了11個區域發展規劃,數量將近過去4年之和,形成東西方向以長三角為龍頭、南北方向以珠三角為動力源的區域經濟發展格局。

  “面對新形勢、新挑戰,山東必須對原有區域經濟發展戰略進行合理調整和創新昇華。大力實施重點區域帶動戰略,推動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是山東實現新跨越的突破口。”山東省省長姜大明説。

  未來5至10年,山東將深入實施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等五大重點區域帶動戰略。其中,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已先後上升為國家戰略。

  雙擎驅動 齊頭並進

  五大區域東拓西延南擴北展

  黃海之濱的“明珠”青島,從來不乏大手筆。全長41.58公里的膠州灣大橋,世界最長;7.8公里的膠州灣隧道,中國最長。

  “發達的基礎設施,為青島藍色經濟發展插上了翅膀。我們瞄準五大‘藍色重任’:藍色經濟區先行試驗、優化産業發展佈局、培育高端産業、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突破深海發展,突出抓好西海岸海洋經濟新區,啟動‘藍色矽谷’戰略。”山東省委常委、青島市委書記李群説。

  按照規劃,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主體區範圍包括山東全部海域和沿海六市及無棣、沾化2縣所屬陸域。這裡是全國知名的製造業基地和對外開放的前沿地帶,開發潛力無限巨大,將再造一個“海上山東”。

  黃河三角洲,是以黃河歷史沖積平原和魯北沿海地區為基礎,向周邊延伸形成的經濟區域。這一區域左右分別與天津濱海新區、膠東半島相連,西通黃河流域腹地,東望日韓。建設全國重要的高效生態經濟示範區、特色産業基地、後備土地資源開發區和環渤海地區重要的增長區域,是國家賦予黃三角的功能定位。

  一“藍”一“黃”,“圈進”山東近半陸上國土;兩大國家戰略,猶如兩大引擎,驅動山東這列“動車組”快速前行,“山東已進入一個千載難逢的新發展期。”姜大明説。

  從山東版圖上看,膠東半島高端産業聚集區“藏身”在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內。山東充分發揮其區位優勢,放大青島的龍頭帶動效應,努力建成國內一流、國際先進的高端産業聚集區。

  省會城市群經濟圈是山東中西部經濟增長的重要引導力量。2007年,山東發佈《濟南都市圈規劃》,濟南與周邊6個城市形成了“1+6”攜手發展的格局。新通過的《濟南都市圈城際軌道交通規劃》,將建設濟南都市圈城際軌道1183公里、新建979公里,形成濟南至周邊各市半小時直達、區域內各城市間1小時直達的交通圈。

  山東是鋼鐵大省,現已形成煉鋼綜合産能6307萬噸,居全國第三位。今年10月,經國務院批准,山東成為我國鋼鐵産業結構調整唯一的試點省份,也標誌著山東醞釀已久的日照精品鋼鐵基地的建設提上了議事日程。根據規劃,日照鋼鐵精品基地規模為2135萬噸,其中新建1135萬噸。項目將採用世界上最先進生産工藝,主要産品定位於國內短缺的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産品。

  “以魯南臨港産業集聚區為龍頭,以開展山東鋼鐵結構調整試點為契機,充分發揮港口資源、自然資源、區位等優勢,加快日照鋼鐵精品基地建設,做大做強現代臨港經濟。”日照市委書記楊軍説。

  藍黃交融 增創優勢

  經濟地理格局發生深刻變化

  位於山東威海高新區的威高集團展廳內,熱塑彈性體材料輸液器、“聚砜膜”腎透析器、心臟支架等一個個填補國內空白的醫療機械、一項項打破國際壟斷的技術成果依次陳列。公司每年至少拿出銷售收入的5%用於科技研發,已開發專利200多種,擁有300多個品種近3萬個規格的産品。

  “企業發展的背後,是威海高新區長期重視科技創新的努力。”威海高新區黨工委書記夏新華説,目前,全區共申請專利3923件,累計實施市級以上科技計劃690項,其中“863”計劃34項、國家火炬計劃62項、國家創新基金65項。

  山東省發改委主任張超超介紹,圍繞打造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山東將重點開展一系列海洋經濟發展試點工作,包括統籌開發、保護岸、灘、灣、島、海等資源,構建現代海洋産業體系、海洋生態防護體系,建設海洋科技創新平臺和創新型人才隊伍。

  “藍”“黃”交融,如何在融合發展中實現一體化發展?山東整合原有領導機構,成立了兩區建設領導小組,理順了管理體制,還與農業部、國土資源部等12個部委簽訂部省合作協議,與18家金融機構簽訂戰略合作協議。7月28日,黃三角産業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正式揭牌運營。作為區域産業金融平臺, 黃三角産業基金募資總規模200億元,首期已募資25億元。此外,藍色經濟區産業投資基金也在緊鑼密鼓地籌備組建當中。

  為促進“藍”、“黃”兩大國家戰略的加快實施,山東將每年安排16億元的兩區建設專項資金,重點支持高效生態産業和現代海洋産業發展、生態環保和科技自主創新能力建設。

  據統計,去年,黃三角地區規模以上固定資産投資同比增長24.9%,地方財政收入增長29.3%,分別高於全省平均水平2.6個百分點和4.2個百分點,帶動作用初步顯現。

  要想做“龍頭”,首先要強壯自己的筋骨,增強影響力。“濟南將提升汽車、電子信息製造、機械裝備三大主導産業競爭力,做強研發設計和總裝、銷售服務等,促進産業集聚發展。”山東省委常委、濟南市委書記焉榮竹説,濟南加快7個重點城區、30個重點園區、100家重點企業、100個重點項目建設,推進省會城市群經濟圈一體化進程。在青島,“龍頭”效應借助經濟一體化的大趨勢,互相推動,構建起中心城市和周邊城市凝練發展、抱團出擊的局面。

  一組具有説服力的地方財政收入數字是:今年1至9月,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完成1115.52億元,省會城市群經濟圈完成798.74億元,均增長28%;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完成275.12億元,魯南經濟帶完成507.74億元,均增長30%。

  因地制宜 錯位發展

  統籌協調不留任何“死角”

  今年10月,國務院決定,山東沂蒙革命老區18個縣(市、區)在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等資金時,將參照執行中部地區有關政策。姜大明説:“這是加快沂蒙老區發展的重大機遇,是促進山東區域協調發展的重要舉措,更是全省人民特別是沂蒙老區人民的熱切期盼!”

  山東省社科院副院長鄭貴斌認為,區域協調發展是科學發展的題中應有之意,山東面臨著地區間差距大、空間分佈不均衡等區域發展失調問題,必須注重統籌和協同發展,資源互補,産業互動,佈局互聯。

  “協同”,意味著把海洋和陸地作為一個整體進行統籌佈局。山東省發改委副主任宋軍繼用20個字總結“協同”的意義和要求:交通同網,市場同體,環境同治,産業聯動,信息共享。

  “非藍非黃”、未被劃入重點區域的地區,會不會有“被邊緣化”的自怨自艾?

  張超超對此持樂觀態度。他説,“藍”、“黃”兩大戰略先後上升為國家戰略,對其他地區既是激勵,又是機遇。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將濟南、萊蕪、菏澤內陸地區等作為“聯動區”進行規劃;省會城市群經濟圈、魯南經濟帶也制定了促進區域經濟加快發展的政策。

  而今,“對接”、“互動”在山東成為熱詞。青島周邊,許多市縣喊出“對接青島、融入半島”的口號,紛紛向青島伸出橄欖枝,拋出繡球。省會城市群經濟圈內,德州與濟南簽署“德州市融入濟南服務省會經濟社會發展戰略框架協議”,提出雙方將深入實施規劃銜接、基礎設施共享和産業合作。

  據統計,去年,山東省地方財政收入過10億元的縣(市、區)達到70個,過30億元的11個。令人欣慰的是,這其中,中西部的縣明顯增多。

  在此過程中,不管是發達地區,還是欠發達地區,一致形成的共識是:無論哪個區域,都必須立足自身、突出特色、找準定位。省發改委副主任段立宏介紹,全省“蛋糕”做大後,統一對這些地區加大轉移支付和對口援助。

  “‘十二五’期間,山東的重點區域帶動戰略,重點在於創新驅動、産業融合、空間聚集、協作式競爭。”山東省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張衛國説。循著這條路走下去,相信山東將在不久的將來,實現由大變強的夢想。

熱詞:

  • 山東鋼鐵
  • 帶動戰略
  • 省發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