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中軸線周邊搬遷遵從自願原則 不會“大拆大建”

發佈時間:2011年07月08日 07:5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京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2010年5月9日清晨,兩名晨練者在景山的萬春亭下壓著腿,遠處的紫禁城盡收眼底。本報資料圖片

  本報訊 (記者湯旸)針對中軸線申遺將對周邊部分區域實行“整體搬遷”,昨日,北京市規劃委有關負責人表示,對中軸線的保護不應“大拆大建”,歷史文化名城的底蘊也應包含原住居民,因此對中軸線周邊居民進行搬遷,還是應結合實際情況,遵循自願原則。

  未明確保護範圍不能有民居

  今年1月,東城區有關負責人曾表示,中軸線將啟動申遺,古跡、文物的周邊不能有民居。像鐘鼓樓和天壇周邊,從申遺的角度以及從有利於保護中軸線的角度,肯定要整批往外搬遷。具體範圍還需要和規劃、文物部門協商劃定。

  昨日,北京市規劃委有關負責人表示,中軸線的保護和歷史文化名城的保護原則已經非常明確,就是不應“大拆大建”,因為通過拆改建而復建出來的東西也不是原汁原味的。

  該負責人説,現在並沒有明確中軸線保護範圍內不能有民居,歷史文化名城的底蘊還包括一些原住居民,他們也是歷史文化名城的一個重要元素。很多專家也提出,中軸線的保護和申遺要儘量減少對原住民的影響。因此對中軸線周邊居民進行搬遷,還是應結合實際情況,遵循自願原則。

  目前,中軸線申遺的規劃和具體保護範圍還未最終確定。

  中軸線保護傾向“由線及面”

  據該負責人介紹,目前申遺工作是在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委員會的領導下,由市文物局&&進行相關工作。此前文物局委託相關設計單位做申遺文本,主要是按照申遺要求,梳理中軸線的一些基礎性資料,包括研究建議的核心保護範圍、緩衝地帶範圍等。

  該負責人説,關於中軸線保護是一條線、一個面還是一個片,各方專家和研究學者也都有不同意見。目前傾向於以一條線作為保護本體,向兩側擴展形成一個面的緩衝區範圍。

  ■ 對話

  中軸線保護應留下衚同和原住民

  對話人物:王軍 新華社高級記者、北京市政協特邀委員、《城記》作者。

  若整體外遷對中軸線申遺是破壞

  新京報:相關政府部門曾提出,為配合中軸線申遺,鐘鼓樓、天壇周邊將整體外遷,您認為這樣的舉措能否保護中軸線?

  王軍:這與2005年國務院批復的《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04—2020年)》是明顯相悖的,直到今天,舊城還在被拆除中,非常令人沮喪。2005年的《總體規劃》已經對歷史文化名城的保護做出明確的規定,“重點保護舊城,堅持對舊城的整體保護”,“保護北京特有的‘衚同-四合院’傳統的建築形態”,“停止大拆大建”。然而,這些明文規定仍不能讓城內的推土機停下來。

  就以中軸線來説,其周邊棋盤式的道路網骨架和街巷、衚同格局,以及這些衚同裏的房屋院落,都保存著明清時代的風格,其中原住居民的生活,也是非常原汁原味的京城文化,如果整體外遷,恐怕對中軸線申遺,不是保護,而是破壞。

  新京報:之前是否因為有大拆大建,導致古建及周邊環境破壞的個案?

  王軍:前門地區的工程,它是保護嗎?不是。它與《總體規劃》是衝突的。昔日繁華商街,今日門可羅雀。前門開街一年半了,還是這樣的局面,值得反思啊,這就是所謂的保護的後果。《總體規劃》明明規定以當地居民為主體,鼓勵他們修繕房屋。可在前門呢,開發商成了主體。所謂的保護,就是把當地居民,包括企業強行遷走,再去大建倣古建築。結果,人氣盡失,歷史的真實性盡失。

  在前門商業街,我看到,路燈被做成鳥籠子、撥浪鼓的樣子,垃圾箱被做成宅門抱鼓石的樣子,抱鼓石是寄託人們吉祥心願的啊,怎能把它弄成垃圾箱呢?

  保護不是把居民遷出去,把開發商找進來

  新京報:對於中軸線的保護和申遺,您認為怎樣做才是適宜的?

  王軍:必須尊重原住居民的感情,立即停止大拆大建,把衚同完整的保留下來,而不是拆掉擴建成廣場和綠地;把衚同和院落裏的居民細分,對有屬於自己産權房屋的原住民,尊重他們的去留意願,鼓勵他們留下來,自己修繕、改造自己的房屋。

  政府部門必須理解,美好的城市形態,基於當地人民的鄉土情感,由當地人民自己去創造,而不是把他們都遷出去,把開發商找進來,像蓋樓盤那樣去蓋一條街。建築師把房子設計成老照片的樣子,以為這就是保護,卻不能理解老房子曾經是這樣,是因為它們曾分屬不同的業主,這些業主對自己的財産權充分有信心,社會也保護這種信心。本報記者 魏銘言

  ■ 規劃

  今年重點做申遺準備工作

  之前有報道稱,中軸線文化保護規劃6月出爐。轉眼已到7月,但未聽説該規劃出臺的消息。

  對此,北京市規劃委有關負責人表示,事實上並沒有針對中軸線做過專門的文化保護規劃。之前報道所提到的應該是北京市“十二五”時期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建設規劃,其中對中軸線有過一個專題研究,但是相對宏觀,只是提出一些指導性和原則性的內容。

  “十二五”時期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建設規劃(徵求意見稿)提到,“十二五”時期,開展舊城傳統城市中軸線申報世界文化遺産的準備工作。確定中軸線本體的保護範圍,劃定遺産建設控制區及外圍緩衝區,在建設控制區內重點開展風貌保護、城市景觀提升及功能優化等工作,為遺産申報奠定良好基礎。

  該負責人説,接下來中軸線申遺工作中會有保護規劃的內容,將會隨著申遺工作進行。今年規劃委就是重點配合申遺做好準備性工作。

  地安門考慮“意向性復建”

  如在原城樓位置上做一些地面標誌等

  3月7日,市文物局稱地安門將避開十字路口南移復建。據北京市規劃委有關負責人介紹,在研究過程中,有一些專家提出要復建地安門,也有專家反對復建。

  5月20日市文物局對媒體稱,地安門復建正在討論尚無時間表。

  7月4日,市文物局向媒體證實地安門不再復建。

  事實上,在中軸線有40多個重要的地標性建築,現在存留下來的為35個左右,是否每一個消失的建築都要復建、哪個階段的建築應恢復和保留,這都需要在中軸線申遺過程中逐步確定。

  在“十二五”時期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建設規劃(徵求意見稿)中,提出皇城保護區重點開展地安門內大街兩側地區城市景觀提升、景觀視廊保護、地安門及雁翅樓傳統空間意向再現等工作。

  該負責人説,在制定該規劃時,也提出要對重要節點採取一些保護措施,但對是否復建地安門也比較慎重,因為復建的確存在很多實際的問題,比如對地面交通以及地下的一些市政、基礎設施的影響等。因此提出意向性復建,如在原來城樓的位置上做一些地面的標誌等,讓人們通過這些標誌在腦海裏浮現出歷史的意境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