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北京7.8公里中軸線申遺 皇城北大門復建引爭議

發佈時間:2011年06月16日 04:1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北京中軸線俯瞰

  資料圖片

2005年重建的永定門

  (資料圖片)

  2001年起,航空攝影愛好者馬文曉開始將鏡頭對準北京的中軸線。“中軸線上的建築巍峨森嚴,琉璃瓦在陽光下泛著金黃色的光芒。”得到的航拍照片深深震撼著馬文曉,“中軸線完美地體現了北京城規劃的哲學和美學思想。”

  10年後,在第六個中國文化遺産日,這段長達7.8公里的中軸線正式進入申遺程序。用北京市文物局文保處處長王玉偉的話説,這條中軸線,再現了京城千年建城史。

  保護北京傳統建築文化的有益實踐

  關於北京中軸線,沒有比梁思成先生的描述更精彩的了。“從外城最南的永定門説起,從這南端正門北行,在中軸線左右是天壇和先農壇兩個約略對稱的建築群;經過長長一條市樓對列的大街,到達珠市口的十字街口之後,才面向著內城第一個重點雄偉的正陽門樓。在門前百餘米的地方,攔路一座大牌樓,一座大石橋,為這第一個重點作了前衛。但這還只是一個序幕。過了此點,從正陽門樓到中華門,由中華門到天安門,一起一伏、一伏而又起……由地安門,到鼓樓、鐘樓,高大的建築物都繼續在中軸線上。但到了鐘樓,中軸線便有計劃地,也恰到好處地結束了。”這是一條全世界最長,也最偉大的南北中軸線。

  現存的北京中軸線,是建造元大都的時候確定的,歷經明清兩代未曾改變。當年,元朝重臣劉秉忠在規劃設計元大都時,首先確定了中軸線的位置,那就是今天的永定門、正陽門、天安門、端門、午門、太和殿、神武門、地安門鼓樓、鐘樓正門的門縫連接線。

  此次申遺的中軸線不僅涵蓋上文梁思成先生提及的宮殿建築、祭祀建築、城門等,保護範圍進一步擴大。“傳統中軸線兩側的歷史河湖水系、棋盤式道路網骨架和街巷格局、傳統四合院民居建築群以及傳統中軸線兩側平緩開闊的空間形態、城市天際線和重要的街道對景,傳統建築色彩和形態特徵等,均納入北京傳統中軸線的保護內容。”國家文物局局長單霽翔指出,北京傳統中軸線匯聚了城市中最具價值的眾多代表性文物建築,是古都北京城市格局和歷史風貌的集中體現。

  著名作家舒乙曾經撰文指出,隨著商業大廈和行政大廈的拔地而起,北京城區內的傳統四合院民居成片地消失,並提出疑問,這樣的北京還叫北京嗎?此次中軸線申遺,無疑是對北京傳統建築文化保護的一次有益實踐。

  注重傳統中軸線文化內涵的延伸

  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呂舟教授指出,北京傳統中軸線體現了文化遺産的豐富性,沿途既有工業遺産始建於1901年的前門老火車站、眾多的老字號;也有線性遺産,中軸線上的重要節點萬寧橋,是元代通惠河進入什剎海的門戶,也是中國大運河北端的一個標誌;同時,20世紀新建的人民大會堂、人民英雄紀念碑、國家博物館等也成為沿線新的遺産。許多外地旅行者第一次踏訪北京,總會選擇由中軸線開始,正是因為它提供了了解北京城空間和時間的線索。

  “北京中軸線在各個時代都為政權和首都功能服務,它見證了近現代具有突出意義的歷史發展、時代進步,是一條不斷傳承和發展的軸線,是城市中活的、發展的遺産。”呂舟説,其所在的專家組在撰寫此次中軸線申報世界文化遺産的草案時,注重了時間區段上的連續性,強調中軸線對北京城市規劃持續的影響。

  位於北京傳統中軸線北端延長線上的奧林匹克公園,正是這一影響的體現。古代建築與現代建築的次第展開,代表著古老文明與現代文明的融合與碰撞,也是對北京傳統中軸線文化內涵的延伸。

  “皇城北大門”復建與否引爭議

  今年“五一”之前,呂舟和國家文物局相關領導一同前往鐘樓中心點,正是為了對北京傳統中軸線進行考察。作為北京時間文化的象徵,鐘樓也是中軸線的北端,“在這裡最能感受京城歷史文化的醇厚綿長。”呂舟説,只是周圍的傳統民居保留少了點。

  同樣的遺憾在中軸線上的其他地方也有存在。

  地安門,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是一座磚木結構的宮門式建築。1954年底,為了疏導城市交通,地安門被拆除。在中軸線上由南往北依次坐落著永定門、正陽門、天安門、端門、午門、太和門、乾清門、神武門、地安門9座門,如今,中軸9門獨缺地安門。中軸線的申遺,使這座“皇城北大門”是否需要復建被提上了議事日程。

  北京市文物局局長孔繁峙透露,經過考證,地安門舊址位於地安門十字路口處,有專家初步建議,可以考慮南移復建,避開十字路口中心,以儘量避免對地面交通的影響。而另一方面,也有專家質疑,一個完全倣古的建築能否起到文化遺産保護的作用。文化遺産保護的方法有很多,在地安門的原址做出標示,指出此處曾是地安門,或許也是一種途徑。同樣于上世紀50年代被拆除的永定門,2005年復建完成,成為北京第一座復建的城樓。

  “並不是所有的建築都需要復建。”呂舟教授指出,是否能給申請世界文化遺産加分、是否符合文化遺産保護的標準才是衡量的指標。王玉偉強調,中軸更多的是體現傳承美。

  而隨著中軸線申遺工作的展開,中軸線相關文物保護工程也逐步啟動。分佈在地安門門樓左右兩側的燕翅樓即是重點修繕項目之一。此前西城區在街巷環境整治過程中,發現了它的遺存。燕翅樓原為清朝政府內務府滿、蒙、漢三旗公署。目前,修復工程的前期準備工作已經開始,修復後,燕翅樓有望成為中軸線上一個新亮點。

  與此同時,與中軸風貌不相符的地方,也將進行調整,例如天罈罈墻附近的簡易樓、先農壇內的大型體育設施等。孔繁峙表示,“中軸因人文而精彩,修繕過程中不會大面積遷移居民,留下空蕩蕩的街面。”

  鏈結

  7.8公里長的北京中軸線上,現存的主要文物建築包括燕墩、永定門(復建)、天壇、先農壇、正陽門、太廟、社稷壇、天安門、故宮、景山、北海、皇城墻(地安門內大街)、普度寺、萬寧橋、火神廟、鼓樓、鐘樓、天安門廣場、毛主席紀念堂等。

  北京中軸線申遺啟動後,5年之內,地安門燕翅樓、景山壽皇殿、北海萬佛樓和闡福寺等重要中軸文物都將按部就班地進行修繕,並逐漸對公眾開放。

  此外,將作修繕的還包括位於故宮北側的大高玄殿,這是我國唯一一座明清兩代皇家御用道觀。乾元閣是大高玄殿內重要的文物建築之一,上部為象徵天圓的攢尖屋頂,覆以藍琉璃瓦,象徵天;下為方形,覆以黃琉璃瓦,象徵地。目前,乾元閣文物修繕工程已經啟動。

責任編輯:呂鵬

熱詞:

  • 復建
  • 申遺
  • 北京中軸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