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 |
6月23日下午4時許,北京降下今年以來最大暴雨,白晝如黑夜。北京市氣象臺發佈暴雨藍色預警信號。中新網記者 金碩 攝 |
6月23日,10年來最大一場暴雨降臨京城,使得城區積水嚴重。截至6月23日18時,首都機場共延誤航班達66架,取消航班95架,22處道路中斷,3條地鐵線路運營受阻。
北京 暴雨之痛
解説:2011年6月23日下午,北京——這座常年缺水的城市,即將面臨一場暴雨的侵襲。儘管氣象部門發出了藍色暴雨預警,但大多數人並沒有意識到這場暴雨將會帶來什麼。
下午4點20分左右,暴雨不期而至,僅僅20分鐘,北京的部分地區已經開始出現積水。
事實上,最近幾年中國的多座城市,先後出現了暴雨侵襲後的嚴重內澇現象,中國城市的基礎建設,尤其是地下管網的排水能力經受前所未有的挑戰。
6月23日,襲擊北京城區的暴雨,平均降雨量達到51毫米,堪稱多年不遇。那麼,北京的道路、地面交通、地下設施、排水管網等能否經受住考驗?這座城市在暴雨面前究竟是“堅強” 還是“脆弱”呢?
在暴雨過後的第四天,趙永紅來到汽車修理廠,她的車就是23日北京大雨那天人們從新聞中多次看到的,被淹沒在一處立交橋下的那輛轎車。
記者:當時第二天水退了以後,那個車什麼樣?
趙永紅:那個車特別悲慘,就跟船從水裏撈出來似的。
解説:6月23日下午4點40分左右,北京西三環的交通樞紐蓮花橋下,水位迅速上漲。
趙永紅:肯定那雨很大,但是來講前面有車過去,如果説沒車過去,我肯定自然就停在那了。
解説:趙永紅繼續朝前行駛,但車在橋下熄火。
趙永紅:沒想到這一熄火我就覺得水就上來了,特別快,我説我得出去,我怎麼着也得出去,這時候車窗也打不開。
記者:因為熄火了,那電路肯定不行了。
趙永紅:它不行了,不行打不開了,然後旁邊還有一個大公交,也衝過來了,我就認為這車窗就給我震開了。
記者:那人能鑽出去嗎?
趙永紅:沒問題,正好鑽出來了。
解説:當趙永紅從被浸泡的車裏安全撤離到岸上後,發現自己的車幾已經看不見了。
記者:後怕嗎?
趙永紅:後怕,因為咱沒遇見過這種事,確實頭一回,我也沒覺得在北京這麼大的馬路,沒聽説過能有一米五深的水。
記者:下回碰到這種情況您該怎麼辦呢?
趙永紅:下次絕對不走這條路了。
解説:23日的這場暴雨從下午4點左右開始一直持續到傍晚6點,據北京市氣象臺數據顯示:北京城區平均降雨量為57毫米,最大降水出現在石景山模式口,截止到當天下午6點05分,這裡的降水已經達到176毫米每小時,為全市平均降雨量的三至四倍,位於這一區域的石景山消防支隊當天晚上共接到報警七十多次。
劉少如(北京市石景山區公安消防支隊 副支隊長):都是跟下雨有直接的關係,我們有三起是火災,火災是由於下雨颳風導致了電線的這種短路形成了火災,剩下其它的就是人員的救助。
解説:當天傍晚的一個報警電話來自附近的幼兒園。
記者:你們來的時候,這邊的積水情況怎麼樣?
李崇(北京市石景山區公安消防支隊古城中隊 中隊長):積水情況非常嚴重,我覺得最深處可以達到一米四、一米五左右。
記者:一米四、一米五的話,那基本上成年人就到胸口這個位置。
李崇:對,因為我們戰士身高比較矮的,在這個水裏面有的是游過去的。
記者:現在這被褥是不是就因為那天淹了在晾曬?
李崇:對。
記者:當時人躲在哪兒啊?
余真紅(北辛安幼兒園 老師):都在教室。
記者:那孩子有的也得沒了小腿吧?
余真紅:孩子沒有,都在桌子上坐著呢,不可能讓孩子在水裏待着,每個班都有老師看護着。
解説:消防員一字排開,用接力的方式把幼兒園的六十多個孩子傳遞到附近地勢較高的居民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