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視頻 >

[視頻]人民日報:處置熱點不只重公關 需解決問題

發佈時間:2011年06月23日 23:3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網絡電視臺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2 e83747d17f6b49ad35fe1297d092a06d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中國網絡電視臺綜合消息:媒體既不是事件的起點,也不是終點。對於轉型期中國産生的“問題”,既要弄清“怎麼看”,更要明確“怎麼辦”。面對社會關切,我們需要應對,更需要行動:從輿情應對走向問題破解,從“怎麼看”邁向“怎麼辦”。

    翻檢近年社會熱點,從紫金泄污到哈藥超排,從“毒奶粉”到“健美豬”,從開胸驗肺到跳樓討薪,各種不同事件背後,演繹著類似的社會癥結。如何看待這些熱點,實際上也就是如何看待發展中的問題。

    一些人抱怨,許多問題“都是媒體惹的禍”。應當看到,確有媒體為吸引眼球不惜炒作,寫言過其實的報道、發聳人聽聞的議論;也應當承認,沒有媒體的介入與監督,這些事件不會如此引人關注。但更應該強調,解決社會問題,新聞媒體理當承擔社會責任,堅持正確輿論導向,以客觀公正的報道,全面呈現社會狀況,理順情緒、化解矛盾、促成共識。而抱怨者也需自問,如果沒有媒體監督,諸如強制拆遷、企業污染、食品安全等問題及其引發的負面評價,是否就不會發生、不復存在?

    社會問題是否為媒體報道所催生,公眾信心是否被輿論渲染所破壞,但凡學過馬克思主義哲學,有點科學理性思維,都不難得出正確答案。

    媒體既不是事件的起點,也不是終點。因為存在是第一位的,反映是第二位的。新聞報道,不過是還原了社會真實的意見構成、矛盾構成。事情的出現、情緒的爆發,其根源決不是媒體報道了,而是問題本身就是客觀存在。同樣,媒體也絕不是事件的“終端”,不會因為媒體沉寂了,問題就迎刃而解,萬事大吉。

    各級領導幹部一定要認識到,一個好的社會不是沒有問題,而是能夠正視和解決問題。這就是為什麼中央強調對於轉型期中國産生的“問題”,既要弄清“怎麼看”,更要明確“怎麼辦”。怎麼看,是認識,是輿論引導;怎麼辦,是行動,是解決問題。怎麼看固然重要,怎麼辦更為關鍵。

    當南京市民關注地鐵工程不當砍伐的“梧桐樹事件”,演進為地方政府出臺保護古樹名木規定;當雲南警民衝突的“孟連事件”,化解後形成幹群一心的“孟連經驗”,我們看到,突發事件之所以成為事態“拐點”,輿論監督之所以成為治理契機,都是因為把功夫下在了“怎麼辦”上。

    這同樣提醒我們,在日常治理中,解決問題是第一位的,輿論引導是第二位的。處置熱點事件,不應只是宣傳部門危機應對,展開輿論公關,而需多個部門攜手聯動,化解現實矛盾,解決實際問題。面對社會關切,我們需要應對,更需要行動:從輿情應對走向問題破解,從“怎麼看”邁向“怎麼辦”。

    事實證明,委過於人地否定問題,不如頭腦清醒地正視問題;掩耳盜鈴地回避問題,不如釜底抽薪地解決問題。有些幹部誤以為“搞定就是穩定”、“擺平就是水平”,殊不知病根不除,熱點只是暫時休眠。只有以勇於擔當的精神,正視熱點、解決問題,才能使社會治理更加積極主動,從維持穩定走向維護和諧。也正因此,中央一再告誡各級黨員幹部,在群眾有危有難、有險有亂的時候,要勇於走到群眾中去,認真聽取群眾利益訴求;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要積極解決群眾反映的突出問題,注重從源頭上減少人民內部矛盾的發生。

    “言能聽,道乃進”。在建黨90週年之際,在我們黨已經成功執政60多年、面臨巨大歷史機遇和嚴峻現實挑戰的關鍵節點,一切“常懷憂黨之心”的黨員幹部,都應“恪盡興黨之責”,主動回應社會關切,不斷探尋“怎麼辦”的路徑與方法,確保人民群眾利益得以維護,社會主義中國長治久安。(文字來源: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劉岩

熱詞:

  • 人民日報
  • 熱點
  • 公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