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食品安全標準跟不上“潛規則”速度 監管“無據可依”

發佈時間:2011年06月16日 12:3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食品安全在行動食安法執法檢查)食品監管亟待走出“無據可依”困境

  新華網北京6月16日電(記者周婷玉)沒有標準,檢測無據可依;標準滯後,監管無據可查;標準“打架”,守法無所適從……在今年的全國人大常委會食品安全法執法檢查期間,一些地方及基層反映,食品安全監管亟須走出標準缺失和落後的困境。

  標準制定跟不上行業“潛規則”的生成速度

  本是用來衡量食品安全的“標準”,卻成為掣肘我國食品安全的原因之一。

  江蘇省有關負責人在向檢查組彙報情況時指出,我國食品安全標準總體來説是健全的。但食品安全領域出現很多新情況,面對很多新物質,不知道哪些是允許的,哪些是要禁止的。

  南京的彙報材料指出:由於一些食品安全標準出臺不及時、不統一,導致監管“無法可依、違法難究”,特別是因缺乏食品安全標準和檢測方法,影響了食品安全事件的應急處置。

  “目前食品生産行業使用的標準,總體上滯後於科技發展和行業‘潛規則’的生成速度。”張家港市市長姚林榮也如此直言。

  還有一些地方提出,食品安全標準體系存在著産品標準、衛生標準、行業標準之間的互相交叉、矛盾、衝突。

  天津市人大常委會建議:更新和健全地方食品標準,提高行業準入門檻。有關部門應儘快清理現行食品安全標準,切實改變標準老化、缺乏和不統一、不銜接問題,指導、鼓勵企業制定嚴於國家和地方標準的企業標準。

  力爭三年清理出統一食品安全標準體系

  隨隊進行執法檢查的衛生部食品安全綜合協調和衛生監督局局長蘇志接受採訪時説,根據食品安全法的要求,衛生部制定公佈了《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管理辦法》,正在對現行食品標準進行清理完善。一年以來,已經制定公佈了新的乳品安全國家標準、一批食品添加劑産品標準以及《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等重要基礎標準,並已經安排了今年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制修訂項目;計劃利用三年左右時間,完成清理整合任務,形成統一的食品安全標準體系。

  他説,目前我國《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對2300多種食品添加劑、加工助劑和食品用香料都規定了明確的使用範圍、用量標準或者使用原則。其中,80%以上的食品添加劑、加工助劑具有相應的産品標準;對1853種食品用香料,制定了相應的使用原則,有的還制定了産品標準。

  “現在各地反映強烈的沒標準,主要是指非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質沒有相應的檢測方法。”蘇志説,非食用物質不是食品原料,也不是食品添加劑,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屬於違法犯罪行為,一旦發現就要依法嚴厲打擊。

  據了解,衛生部已公佈了6批共64種非法添加物名單中,大部分公佈了相應的檢測方法,其餘的還正在組織研究檢測方法。

  非法添加物檢測方法的研究往往滯後於問題的發生。“對於此類違法犯罪活動,一方面,很難預見新的食品犯罪活動,到底加了哪些不應加的物質,檢測難度極大,如大海撈針;二是新的檢測方法研究需要時間過程,有的非法添加物與食品本身並無明顯區別,很難檢測鑒定,如地溝油的檢測,尤其是地溝油和正常食用油摻合在一起,檢測研究一直難以取得突破性進展。”蘇志説。

  沒有標準不等於不能監管

  在執法檢查過程中,一些檢查組成員、生産經營者指出,沒有標準不等於不能監管。

  應該説,非法添加的檢測方法是監督執法的重要手段,但通過各部門加強日常監督檢查和突擊檢查,也是及時發現和打擊違法添加犯罪行為的有效措施。

  蘇志強調:“非法添加物的檢測方法要加緊開發,但日常監督中不能僅靠檢測,沒有標準就不管這是一個監管誤區,應該首先在原料、源頭上監管,規範生産經營活動。”比如對食品生産經營現場進行突擊檢查。一些地方就通過對餐飲企業的倉庫檢查,發現了非法添加物,並依法查處了食品安全違法犯罪案件。

  江蘇梁豐食品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季萬蘭表示,保證食品安全應“預防重源頭,保證在過程。”梁豐公司對所有供應商每年都要進廠審核,嚴格要求原輔料的質量。

  來自澳門的全國人大代表劉藝良説,食品安全只靠政府監管不行,還要企業合作,企業要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和經營理念,沒有食品安全就等於沒有企業安全,企業要有自己的食品安全檢查小組,自己管好自己。

  檢驗檢測力量資源要整合

  檢驗檢測機構力量薄弱且分散,標準不統一,這也是我國食品安全監管中的一大困惑。

  天津、山東等地人大常委會指出,食品檢測檢驗體系不夠完善,檢測資源分散、缺乏統一規劃,檢驗檢測質量和效率不高,存在漏檢與重復檢測的現象。重復建設、設備落後等問題也較突出。

  江蘇省工商局則提出:工商是唯一沒有專業檢測機構、沒有監管食品專業技術人員的食品監管隊伍,基層單位嚴重缺乏具備食品安全專業知識的人才和法定的檢測手段。

  檢驗檢測機構應如何加強建設?在回答全國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宋法棠的提問時,江蘇省衛生廳廳長郭興華建議,整合資源,集中力量,把檢測機構建好建強。

  宋法棠也表示,檢測機構應整合,且整合後應有檢測規範,不能“每個條線都有檢測,每個條線都不強”。

  還有一些人提出,檢測技術機構作為第三方應進入市場、社會化,極少數強制性檢測除外。第三方機構應先獲得相關部門的資質認定,政府可花錢購買這些機構的檢測服務。

責任編輯:黃田園

熱詞:

  • 食品安全
  • 潛規則
  • 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