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國內國際經濟軍事歷史娛樂視頻圖片評論

綠色發展,走向生態文明新時代

中國新聞光明網-《光明日報》 2016年02月16日 10:15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實行最嚴格的制度、更嚴厲的法治,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可靠保障——

  牢牢守住生態環保紅線

  如何破解“生態環境保護説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的狀況?“只有實行最嚴格的制度、最嚴密的法治,才能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可靠保障。”

  十八大以來,一系列法律、法規、政策、措施陸續發佈實施,為綠色發展“保駕護航”。

  高屋建瓴全面部署。

  2015年5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佈《關於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這是繼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對生態文明建設作出頂層設計後,中央對生態文明建設的一次全面部署。《意見》首次提出“綠色化”概念,並將其與新型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農業現代化並列,賦予了生態文明建設新的內涵,明確了建設美麗中國的實踐路徑。

  2015年9月,《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印發,明確提出到2020年,構建起由自然資源資産産權制度等八項制度構成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推進生態文明領域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努力走向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

  嚴厲法治重拳出擊。

  1月21日,備受關注的江蘇泰州“天價”環境公益訴訟案塵埃落定。最高人民法院裁定駁回泰州一家企業的再審申請,被告企業被要求賠償環境修復費用1.6億余元的審判結果維持不變。社會各界拍手稱快:新環保法,確實有鋼牙利齒!

  2015年元旦開始實施的新環保法,被譽為“史上最嚴”。“公益訴訟”“按日計罰”“查封扣押”等撒手锏,成為沉重打擊環境違法者的有力武器。據環保部統計,截至2015年11月底,全國實施按日連續處罰案件611件,實施查封、扣押案件3697件,實施限産、停産案件2511件;環保與司法部門通力合作,移送涉嫌環境污染犯罪案件1478件。

  《大氣污染防治法》修訂通過,並於今年元旦開始施行;立法機關正加快推進《水污染防治法》修訂;制定《土壤污染防治法》的前期工作緊鑼密鼓開展。中國生態環境法治體系不斷完善、加嚴。

  督促地方推進環保。

  1月中旬,環保部約談內蒙古錫林郭勒草原等5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所在地的地方政府,要求堅決制止破壞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的違法違規行為。

  以敦促地方政府落實環保責任為目的的綜合督查及環保約談,在過去一年備受矚目。河北廊坊市、江西九江市、安徽銅陵市、雲南昭通市等地的黨委“一把手”,先後出現在當地的綜合督查情況反饋會上。

  從“督企業”到“督政府”,綜合督查及環保約談推動各地加強環境治理,嚴格環境執法,加大監管力度,一批突出的環境問題得到解決,一些地區的環境質量得以改善。困擾河南焦作市民十餘年的山陽區龍源湖公園養殖場污染徹底消除,呼和浩特市查封了沙爾營煤炭物流園區內56家無證照、無環保設施的煤場。

  治污攻堅初見成效。

  中國堅決向污染宣戰,提升生態環境質量。被稱為“氣十條”和“水十條”的《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和《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先後發佈實施,各有十個方面35項具體措施,為打贏治污攻堅戰提供了充沛“彈藥”和真金白銀。

  各地多措並舉防治大氣污染,提升了“氣質”,減輕了公眾的“心肺之患”。監測數據顯示,2015年,全國338個城市可吸入顆粒物(PM10)年均濃度同比下降7.4%;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為50微克/立方米,其中161個可比城市同比下降11.3%。

  《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發佈後,各地以水環境質量考核為抓手,突出重點流域、城市黑臭水體治理。一些地方一度不能洗滌、不能灌溉的河流,水質改善,恢復生機。

  綠色低碳循環發展取得顯著進展,充滿盎然生機的中國呈現在世人面前——

  贏得永續發展光明未來

  河北省武安市活水鄉,高如增兄弟7人早些年一直開鐵礦,現在華麗轉身搞旅遊。七步溝景區2012年開始運行後,遊客數量從不足15萬人次,逐年遞增到去年的50萬人次,今年春節期間來自省內外的遊人絡繹不絕。“鐵礦資源總有採完的時候,七步溝這個自然資源,祖祖輩輩不會用完!”高如增對未來充滿信心。

  隨著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持續推進,無數人的生産生活乃至命運發生了巨大變化,一個日益變綠變美、充滿盎然生機的中國,呈現在世人面前。

  • 新聞
  • 軍事
  • 財經農業
  • 社會法治
  • 生活健康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新聞圖集更多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