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國內國際經濟軍事歷史娛樂視頻圖片評論

評論:全力推進綠色發展 建設美麗中國

十八屆五中全會宣講家網 2015年11月18日 09:25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全力推進綠色發展 建設美麗中國

  ——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評論

  在“四個全面”戰略佈局下,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描繪了“十三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新藍圖。放眼“十三五”乃至未來一個較長時期,綠色發展是富國惠民的重大戰略,也是推動經濟轉型升級、社會和諧繁榮、實現美麗中國的必由之路。

  一、明確綠色發展理念,體現了中央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堅定決心和戰略定力

  黨的十八大首次單篇論述生態文明建設,首次提出建設美麗中國的目標,並將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佈局。十八大以來,中央就生態文明建設作出了一系列決策部署,制定發佈了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修訂頒佈了更加嚴格的《環境保護法》、《大氣污染防治法》,實施了大氣、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彰顯了中央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根本理念,標誌着中央對生態文明建設、環境保護的重視程度、推進力度和實踐深度都是前所未有的,得到了全國人民的擁護支持,獲得了海內外的高度好評。

  然而,隨着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經濟增速有所放緩,特別是近期經濟下行壓力較大,一些地方出於局部、短期利益考慮,推動綠色轉型發展的措施力度有所弱化。對此,十八屆五中全會旗幟鮮明地提出綠色發展理念,強調要堅持綠色富國、綠色惠民,為人民提供更多優質産品;並從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加快建設主體功能區、推動低碳循環發展、全面節約和高效利用資源、加大環境治理力度、築牢生態安全屏障等六方面進行了全面部署。可以説,綠色發展是生態文明建設在發展理念上的具體表現,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既端正了一些地方在發展路徑問題上的某些“搖擺”心態,又叫停了轉型發展實踐中的某些“拉鋸”行為,給全黨全國人民吃下了走生産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的“定心丸”。

  二、堅持綠色發展道路,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必然要求

  全會認為,我國發展仍處在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具備諸多有利條件,同時也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資源環境問題就是重大的制約“瓶頸”之一。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取得了巨大的經濟社會發展成就,但更要清醒地看到,我們走過的是條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産出、少循環的不可持續發展方式,背後的代價是資源消耗過度、人力投入較大、環境污染較重。雖然中央歷來高度重視環境保護工作,組織採取了許多積極的政策法規措施,遏制了生態環境惡化趨勢,改善了生態環境質量,但是全國環境狀況仍不容樂觀。污染物排放總量大大超出環境容量,環境質量差強人意,成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短板”。2014年,全國161個按新的空氣質量標準監測的城市中,達標比例僅為2.7%;全國近五分之一耕地遭污染;超三成地表水受污染,近五成地下水水質差。同時也應該看到,發達國家一二百年工業化過程中分階段出現的環境問題,在我國快速發展的30多年裏集中顯現,複合型、壓縮型特徵明顯,也加大了解決環境問題的複雜性、艱巨性。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態環境質量是關鍵”。為此,必須要以生態文明建設引領經濟社會發展,將綠色發展理念貫穿到生産、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補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短板”。

  在空間佈局上,以主體功能區劃為基礎,推進城鄉建設、土地利用、環境保護“多規合一”,劃定生態保護紅線,構建高效的生産空間、宜居的生活空間、良好的生態空間。在發展規模上,以資源環境承載力為“剛性”約束,推動綠色、循環、低碳發展,提高發展的質量和效益。在資源利用上,堅持節約優先、嚴格用水用能管理、嚴格保護耕地的同時,樹立“環境也是資源”的意識,推行排污權核定、管理和交易。在環境治理上,以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建立嚴密的法治制度,統籌城鄉發展,打好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戰役”。在生態安全上,將山水林田湖作為統一的生命體,實施綜合保護和修復,築牢生態安全屏障。

  三、實施綠色發展戰略,凝聚全社會力量共同建設綠色低碳生態家園

  良好的生態環境為全社會共有,也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創造。西方國家的環境保護,主要是自下而上,由社會公眾和專業人士推動。我國則是自上而下的政府行為與自下而上的公眾行為相結合。實施綠色發展戰略,將更有力地推動形成社會共治的新格局,政府、企業、公眾將更加凝心聚力,共同投入到改善環境質量、建設生態文明的偉大事業之中。

  政府實施綠色發展戰略,除組織採取一系列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生態建設措施以外,重點是在考核評價、資源有償使用和領導幹部離任自然資源審計、生態補償、責任追究、賠償制度等各方面,加強生態文明制度建設。例如,建立同環境質量相挂鉤的責任評價考核制度,健全環境損害賠償制度,將環境“問責制”落到實處;完善環境法治,建立最嚴格的環境保護制度,嚴厲打擊環境違法行為;制定更多促進節能減排、鼓勵綠色産業發展的經濟政策;建立反映市場供求、資源稀缺程度和環境損害成本的價格形成機制等等。

  企業實施綠色發展戰略,主要是加快生産方式的綠色化進程。包括傳統産業的綠色化升級改造,提高能源資源利用效率,減少污染物排放。同時,將節能減排和産業發展結合起來,加快發展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産業。

  公眾實施綠色發展戰略,主要是增強節約自覺、環保自覺,踐行環境保護,加快形成更加健康和綠色的生活消費方式;同時更廣泛地參與環境治理和環境保護監督,最終形成人人、事事、時時崇尚生態文明的社會新風尚。(宣講家網獨家評論 北京市環境保護局研究室 張峰 金輝)

  • 新聞
  • 軍事
  • 財經農業
  • 社會法治
  • 生活健康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新聞圖集更多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