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國內國際經濟軍事歷史娛樂視頻圖片評論

一論深入學習領會“十三五”規劃建議精神:以創新理念增強發展動力

中國新聞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2015年11月05日 09:56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我國下一個五年發展的基點放在哪?《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明確提出,一定要把發展的基點放在創新上,使之成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

  下一個五年,我國發展將步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中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的決勝階段。在這一重要的歷史關口,黨中央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其中,創新居於首位,處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這對我們更好順應經濟社會發展新趨勢,把握新機遇,化解新矛盾,有效應對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指導意義。

  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發展的一條重要經驗,就是解放思想,勇於創新。黨的十八大以來,隨着改革的全面深化、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實施,創新成果層出不窮。從高新技術産業強勁增長,到“雙創”蓬勃興起;從高鐵、核電等中國裝備走向世界,到科技進步貢獻率大幅提升……大量鮮活的實踐無不表明:創新不僅是企業生存的內在需要,科技進步的有力武器,更是驅動一個國家、一個民族逆勢奮起、持續發展取之不竭的源源動力。

  放眼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蓄勢待發,發達國家推進高起點“再工業化”,國際競爭日趨激烈,我們的發展條件、比較優勢正在發生深刻變化。下一個五年,我們要贏得更大的戰略主動,就必須把發展基點放在創新上,加快形成促進創新的體制架構,實現發展動力轉換,更多依靠創新驅動、更多發揮先發優勢引領發展。要讓創新貫穿黨和國家一切工作,使創新理念在全社會蔚然成風。

  以創新理念增強發展動力,最根本的是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目前,我國經濟發展表現出速度變化、結構優化、動力轉換三大特點。謀劃“十三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必須以創新的理念推動政府職能轉變,不斷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和主導作用。要充分發揮市場的作用,破除制約創新發展的體制機制頑疾,優化勞動力、資本、土地、技術、管理等要素配置,推動新技術、新産業、新業態蓬勃發展,加快形成一批有國際競爭力的創新型領軍企業,更多涌現蓬勃發展的科技型中小企業,提高勞動密集型産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營造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産業新優勢,提升我國産業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地位。

  以創新理念增強發展動力,最重要的是不斷拓展發展新空間。我國物質基礎雄厚、人力資本豐富、市場空間廣闊、發展潛力巨大,但發展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仍然突出。用發展新空間培育發展新動力,用發展新動力開拓發展新空間,這是必須遵循的重要方法論。既要以區域發展總體戰略為基礎,推進重點地區一體發展和城鄉發展一體化,開闢區域發展新空間;又要支持基於互聯網的各類創新,通過實施“互聯網+”行動計劃,推進産業組織、商業模式、供應鏈、物流鏈創新,拓展網絡經濟新空間。既要支持新興産業發展和傳統産業優化升級,不斷深化産業發展新空間;又要加快開放電力、電信、交通、石油、天然氣、市政公用等自然壟斷行業的競爭性業務,不斷擴大市場競爭新空間。與此同時,還要堅持陸海統籌,不斷開拓藍色經濟發展新空間。這是我國積極應對外部環境變化,更好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推動互利共贏、共同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經濟日報評論員)

  • 新聞
  • 軍事
  • 財經農業
  • 社會法治
  • 生活健康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新聞圖集更多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