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國內國際經濟軍事歷史娛樂視頻圖片評論

十八屆五中全會啟動“綠色發展”引擎

中國新聞人民網-財經頻道 2015年11月02日 19:03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進入冬日,好天氣往往格外令人珍視,每逢暖日藍天,朋友圈被“天空藍”刷屏的概率也會大大增加。該怎樣留住更多的藍天呢?剛剛結束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給出了答案——用可持續的“發展綠”換取更多更久的“天空藍”。

  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和共享,是十八屆五中全會為“十三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定調的五大理念。從今年春天政治局會議上提出讓人耳目一新的“綠色化”概念,到此次“綠色”理念高度融入未來五年直至更久的發展規劃之中,綠色發展正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

  綠色既是理念也是舉措,全會所強調的“堅持綠色發展,推進美麗中國建設”,呈現的不止是發展理念的新定位、新高度,更是有的放矢、務實可行的發展手段與工具,也是從一紙藍圖到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方案化、項目化、具體化。

  可以預期,在“十三五”乃至更長時期,綠色理念與舉措將成為我國破解發展和保護難題,實現生産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中國現代化新路徑。

  推動生産方式綠色化

  在經濟領域,綠色代表了一種可持續的生産方式。全會提出,推動低碳循環發展,建設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實施近零碳排放區示範工程。全面節約和高效利用資源,樹立節約集約循環利用的資源觀,建立健全用能權、用水權、排污權、碳排放權初始分配製度,推動形成勤儉節約的社會風尚。

  綠色的生産方式,既是人民長久的美好期盼,也是現實環境倒逼下的迫切需求。中國的經濟社會發展在快車道上馳騁了幾十年,但粗放的發展模式,也讓我國在取得輝煌成就的同時,伴生了不可忽視的生態問題。例如,很多地方遭遇的霧霾頻發、資源緊缺、河流污染、湖泊萎縮、生態脆弱等“大城市病”、“區域病”,都為過去的粗放式發展亮起了紅燈。

  如今,在中國經濟列車正經受“三期疊加”考驗,進入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關鍵路口,中國能否實現經濟結構調整與轉型,鑄成可持續發展的“綠色引擎”,也正成為中國機遇的重要內涵之一。在今年3月的博鰲亞洲論壇上,習近平總書記也強調,中國的綠色機遇在擴大,要走綠色發展道路,讓資源節約、環境友好成為主流的生産生活方式。

  在經濟新常態下,轉變資源利用方式,推動低碳循環發展是保護生態環境與保持經濟穩中向好的雙贏之策。這就要求我們,必須積極尋求高效利用資源的模式,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的消耗強度;大力發展循環經濟,促進生産、流通、消費過程的資源優化。同時,也要通過構建科技含量高、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的産業結構和生産方式,大幅提高經濟綠色化程度,加快發展綠色經濟産業,推動綠色生産體系的形成,從而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增長點。

  新的生産發展方式的轉變,必然伴隨著陣痛。但轉變也正當其時,需要決心與耐心。近年來,為了治理大氣污染,河北關停了大量重污染企業,其經濟增速一度大幅下滑。但這種壯士斷腕的轉型決心,也正使其向綠色發展的優化路徑邁進。

  推進空間格局綠色化

  綠色,同時也代表了生態、生活、生産之間一種更健康的格局。全會提出,要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構建科學合理的城市化格局、農業發展格局、生態安全格局、自然岸線格局,推動建立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産業體系。

  此次綠色格局概念的提出,涉及了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方方面面,並與生産力佈局、空間格局、産業結構、生産方式、生活方式以及價值理念、制度體制緊密相關,可以説是一場全方位、系統性的綠色變革。

  在這一變革過程中,在優化經濟發展空間的格局中整合資源、全面挖潛,以創新驅動倒逼綠色轉型與綠色發展,創造良好宏觀環境,促進綠色低碳環保發展方式的形成等,都至關重要。

  從城市來看,近年來,我國新興城市快速崛起,原有城市規模在迅速擴張,一些地方出現了高樓林立、交通擁堵、環境污染的“城市病”。不可否認,居民生活幸福指數總體提升的同時,某些方面的痛苦指數也有所上升。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不科學、不綠色、單純追求集聚效應的城市化理念及其發展模式所造成。

  從農村來看,在我國現階段,部分農村環境現狀仍然不容樂觀,農村基礎設施落後,沒有統一有效的收集處理系統,大部分生活垃圾和污水隨處傾倒,污染耕地、空氣、水源,進而影響農作物生長環境,影響糧食蔬菜等農産品質量,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對農村地區的覆蓋力度有待加大。

  全會提到的“加快建設主體功能區,發揮主體功能區作為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基礎制度的作用”就是要根據城市化地區、農産品主産區、重點生態功能區的不同定位,加快調整完善財政、産業、投資、人口流動、建設用地、資源開發、環境保護等政策,走上城鎮、農村的綠色佈局道路。

  加強生態文明制度建設

  綠色理念地位的提升,也與生態文明建設逐漸從過去的被動式管理轉向主動式宏觀治理與全面優化密切相關。

  全會提出,加大環境治理力度,以提高環境質量為核心,實行最嚴格的環境保護制度,深入實施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行省以下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築牢生態安全屏障,堅持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實施山水林田湖生態保護和修復工程,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完善天然林保護制度,開展藍色海灣整治行動。

  一段時間以來,我國存在著污染防治能力弱、監管職能交叉、權責不一致、違法成本過低等問題。問題根本在於沒有建立先進、有效、具有嚴格威懾力的環保制度。只有實行最嚴格的制度、最嚴密的法治,才能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可靠保障。最嚴格的環境保護制度,除了有足夠的威懾力,還需具備先進性和時效性,要充分考慮不同區域、流域經濟社會發展階段和環境管理支撐能力的差異性,把資源消耗、環境損害、生態效益等體現生態文明建設狀況的指標納入其中,使之成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導向和約束。

  此外,五中全會第一次鮮明地提出“實行省以下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目的主要是加強地方尤其是市、縣環境的監管,解決地方保護主義、準確獲取環境數據等問題,從根本上破解多年來環保執法難的困境。

  生態文明建設涉及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方方面面,並與生産力佈局、空間格局、産業結構、生産方式、生活方式以及價值理念、制度體制緊密相關,是一場全方位、系統性的綠色變革。唯有將綠色生産、綠色生活和綠色生態有機統一起來,多措並舉,真正落實,才能使綠色發展的成果由全體人民共享。

  • 新聞
  • 軍事
  • 財經農業
  • 社會法治
  • 生活健康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新聞圖集更多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