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國內國際經濟軍事歷史娛樂視頻圖片評論

解讀五中全會:堅持協調發展 着力解決發展不均衡問題

中國新聞中國網 2015年11月01日 11:47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中國網11月1日訊(記者 張艷玲)剛剛閉幕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協調發展,重點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中央為何把協調發展上升到如此高度呢?對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哪些重大影響呢?對此,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教研部副主任張孝德教授在接受中國網記者專訪時表示,這是中國重大區域發展戰略佈局的調整,中國由局部開放向國內開放到國際開放,完成“開放三級跳”,重在解決一直困擾中國的經濟發展空間拓展和不均衡問題。

  中國分階段採取不同策略完成“開放三級跳”

  張孝德教授是我國生態文明與生態經濟、鄉村文明與城鄉統籌、區域經濟發展領域的資深專家。他告訴中國網記者,區域協調發展是21世紀以來中國面臨的很重要的問題。中國是個大國,地區發展不均衡問題長期存在,中國一直在不同階段採取不同策略着力解決發展不均衡問題。

  張孝德介紹,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基於地緣優勢,採取的是自西向東的局部優先的區域發展戰略。80年代,鄧小平提出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政策,讓一部分地區先形成增長極、形成示範效應。在這個戰略思想的指導下,中國東部沿海地區實現了優先發展。進入21世紀以來,以西部大開發和中國進入世貿組織為標誌,中國區域發展從非均衡佔轉型均衡發展戰略、從局部開放轉向全國開放。 十八以來,以習近平為首的黨中央,審時度勢,根據中國與世界發展的新變化,提出中國區域發展與開放的新戰略。這個新戰略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京津冀一體化協同區域發展戰略,二是依託黃金水道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三是“一路一帶”戰略構想。這三大戰略,標誌着中國區域發展,由局部均衡發展向全國均衡發展轉變,特別是“一路一帶”戰略,更是標誌着,中國對外開放從沿海洋的開放,轉型面向歐亞大陸的西部大開發轉變。

  “可以説,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區域發展與開放戰略,經歷了三個大階段:第一階段是東南沿海優先發展的非均衡發展、局部開放階段;第二階段是從東部到中部、西部的均衡發展、全部開放階段;目前進入第三階段,進入到面向國際的大開放,輻射全國大協調發展新階段。” 張孝德説。

  協調發展迫切需解決五個層面問題

  張孝德認為,“十三五”期間,中國要很好地實現區域協調發展,需要解決好底線發展、宏觀戰略、空間佈局和國土功能區域等五個層面問題。他説,首先要解決區域發展中的底線問題,即扶貧問題。目前中國貧窮是屬於區域性貧困。這是十三五中央下大決心需要解決的問題。其次要解決城鄉區域發展的不均衡問題,這是十三五期間最具有挑戰性的難題。第三要解決國土功能區域協調發展問題,區域承載能力與産業佈局的矛盾也是制約區域發展的重要問題。第四要解決京津冀一體化發展問題,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區域發展已經很成熟,京津冀區域發展還很弱,需要着力解決。第五是中國經濟發展國際區域發展戰略問題。中國提出“一路一帶”戰略構想,這種區域發展已超出中國國土,面向國際開放。

  “一路一帶”可實現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協調發展

  那麼,中央為何如此重視“一路一帶”戰略呢?張孝德對中國網記者説,中國提出的“一路一帶”戰略,是中國經濟區域戰略大轉型的需要,也是中國經濟、文化、社會發展的需要。

  他説,改革開放30年來,我們依託沿海,面向海洋,向歐美國家開放並與之合作,這樣單一的開放已遠遠不能滿足中國經濟發展的需要。所以,我們調整戰略,由海上開放向陸地開放,絲綢之路將拓展中國與絲綢之路經濟帶國家之間貿易往來。

  “可見,這種區域協調發展不僅是中國國內的問題,也是中國區域經濟與國際經濟大協調問題。‘一路一帶’將為中國的開放帶來重大轉變。”張孝德表示。

  如果各項措施落實到位,將對中國經濟發展帶來哪些積極影響呢?張孝德説,未來中國國內經濟社會發展將會在更加均衡,人與自然更加協調、社會與經濟發展更加和諧、城鄉共同發展,區域共同富裕發展的新格局。將為中國經濟發展帶來很大活力,有助於順利實現“兩個百年”的奮鬥目標。

  • 新聞
  • 軍事
  • 財經農業
  • 社會法治
  • 生活健康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新聞圖集更多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