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國內國際經濟軍事歷史娛樂視頻圖片評論

北京政協建言"十三五":北京GDP增速6.5%左右為宜

中國新聞京華時報 2015年10月21日 06:32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十三五”規劃是北京在《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出臺後編制的第一個五年計劃,疏解非首都功能、控制人口、治理城市病、實施創新驅動戰略等重大任務成為“十三五”期間的重要任務。昨天,市政協召開議政性常委會,圍繞北京市“十三五”規劃編制進行協商議政。委員建議,編制“十三五”規劃,要緊緊圍繞治理“大城市病”和建設國際一流和諧宜居之都,堅持“瘦身健體”,不盲目追求規模和速度,不以GDP論英雄。

  據了解,“十三五”規劃的編制將要解決住房、教育、醫療、養老等民生問題,聚焦“人口過多、交通擁堵、房價高漲、生態環境”等突出問題,爭取到2020年時,北京“大城市病”等突出問題能夠得到緩解。目前,北京市“十三五”規劃正在起草,近期將起草形成規劃綱要初稿,並公佈徵求意見稿。京華時報記者王碩京華時報製圖謝瑤

  □人口調控

  按照《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的要求,到2020年北京全市常住人口要力爭控制在2300萬人以內,其中城六區常住人口在2014年基礎上每年降低2-3個百分點,爭取到2020年下降15個百分點左右。

  防止被疏解人群在北京轉圈

  如何實現《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確定的北京“人口上限”和“下降指標”?政協委員建議,人口調控不能用行政命令的方法,要認真總結北京過去人口調控的經驗和教訓,儘快修訂完善相關法規,單獨制定北京市人口調控工作方案,分解工作任務,明確鼓勵政策,制定具體措施,深入研究人往哪走、怎麼走等現實問題,並做到全市一盤棋,防止被疏解人群在北京範圍內轉圈。

  與此同時,各區縣也必須制定各自的人口調控方案,把人口疏解任務逐項落實到需要搬遷的企業、機構和項目,落實到每項具體行動和措施。

  針對目前首都中心城區失序擴張與衛星城“有城無業”形成鮮明對比的現象,委員建議,在積極引導功能核心區存量産業有序向功能拓展區和生態涵養區轉移的同時,逐步完善與各區縣功能相適應的市政基礎設施投資、公共服務資源配置、財政轉移支付等政策,爭取實現每個郊區縣都有一定數量的優質中學、高等院校和三級甲等醫院,增強郊區就業就醫就學的水平,把當地群眾的這些需求留在當地,同時吸引中心城區人口到郊區發展和居住。

  □功能疏解

  近年,北京已關停並轉移了不少企業,也騰出了一些空間。自2013年啟動清潔空氣行動計劃以來,至去年底累計退出680家企業,今年上半年又退出185家,預計今年底完成1000家的任務,到2016年全面完成1200家退出任務。

  五環內騰退土地應禁商業開發

  政協委員發現,北京存在著原有企業遷走後,新的企業不僅效益不高、技術水平不高,且聚集了很多人口的問題。市政協常委王力丁建議,要統籌搬遷疏解與騰退空間的管理使用,從嚴控制、管理和利用好騰退出的空間、土地。

  王力丁建議,應當統一規劃騰退空間和土地的用途,建立疏解、騰退用地再利用的管控機制,加強對騰退空間使用的管理,立足區縣功能定位設定用途。五環內的騰退土地應禁止進行商業開發,優先用於公共綠地、公共服務設施、基礎設施、文化設施和人居環境建設。

  例如,早在2014年4月,為了實施産業升級,四元橋汽配城確定騰退,所處地塊已改建為了公園綠地。而五環至六環的騰退土地則應限制進行商業開發,嚴格按照新修改的城市總體規劃及土地利用規劃要求,根據土地用途和首都新增産業禁限目錄適度開發利用。同時,騰退出的合法建築除用於改善公共服務、提升生活服務業品質外,可按照統一規範的準入標準,適量發展聚人少的高精尖業態,而對騰退出的違規建築,應堅決拆除。

  □功能佈局

  《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提出,北京作為首都的戰略功能定位為“四個中心”: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和科技創新中心。

  通州不宜過分強調副中心概念

  為落實首都戰略定位,推進城市內部功能重組,委員建議,在四類功能區劃分的基礎上,重新梳理並細化每個區縣的功能定位,明確與區縣功能相匹配的區域規劃和發展重點。

  委員建議,以城市總體規劃確定的功能為依據,完善針對不同類別區縣的政績考核指標體系,將功能落實情況納入政績考核指標體系;打造中央政務服務區和首都歷史文化精華區,在該區域內系統實施基礎設施提升、城市環境建設、古都風貌保護、居民生活改善計劃,增強“四個服務”能力。

  對於通州行政副中心建設,委員建議,不宜過分強調行政副中心的概念,以免引起盲目的炒作,推高建設成本;在建設過程中,要充分考慮通州的區位、交通等基礎條件,有所側重,把握好規模,功能不要過於集中,避免走中心城區功能聚集的老路。要科學確立新城功能定位,立足資源環境條件,依託重大産業項目,帶動新城加快形成優勢産業集群;要加快完善新城綜合服務功能,在醫療、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務資源配置上給予充分的傾斜。

  □經濟指標

  2014年,北京市地區生産總值首次突破2萬億,達到2.13萬億。但是在過去5年,北京地區生産總值年均增速呈逐年下降趨勢:2010年10.3%;2011年8.1%;2012年7.7%;2013年7.7%;2014年7.3%。

  GDP增速定在6.5%左右為宜

  在設定經濟社會發展指標的問題上,委員們建議,要“實事求是”,發展速度定多少,應當從實際出發,既不必要片面追求發展速度,把指標定得過高,也不能把速度定得過低。

  委員建議,按照中央做出的中高速發展的要求,考慮到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帶來的影響,從保持經濟穩定增長、確保居民實際收入水平十年翻一番目標實現、保證比較充分的就業出發,“十三五”時期北京地區生産總值年均增速設定在6.5%左右為宜。

  委員表示,適當降低經濟增速,有助於為疏解功能、控制人口,緩解資源環境壓力留出更大的空間。把綠色GDP作為“十三五”規劃的重要指標。

  政協委員馬光遠説,過去30年,GDP一直是非常重要的數字,甚至在衡量一個地方發展情況時,只有這樣一個指標,這是不正常的。中國經濟已經到了一個新的階段,在實現中高速增長的同時,可以兼顧其他指標,甚至可以實現各個指標之間的均衡發展。“我們當然也不是不要GDP,而是應該淡化它。”馬光遠建議,將GDP的指標設定為一個彈性非常大的區間值,而不是具體的6%或6.5%。

  □治理擁堵

  2010年12月23日,北京交通治堵新政——《北京市小客車數量調控暫行規定》正式實施。其目的是確保2017年全市機動車保有量不超過600萬輛。

  提高用車成本控制小汽車增長

  針對交通擁堵這一“城市病”,政協委員建議借鑒歷史上的經驗教訓,通過提高外圍交通暢通度,緩解對市域交通壓力的能力,特別是借助京津冀交通一體化緩解北京中心城的交通擁堵。有政協委員建議,一方面要建設“軌道上的京津冀”,另一方面要儘快研究、規劃、建設北京大外環貨運通道,解決過境公路交通壓力和環境污染問題。

  至於北京市內交通擁堵的問題,市政協委員鄭實提出,“十三五”期間的靜態交通管理,應強化經濟杠桿作用,通過提高用車成本控制小汽車增長和過度使用,並建立存量退出機制,減少凈增長,使交通主導模式實現從“汽車城市”向“公交城市”的轉變。

  鄭實説,小客車數量調控政策的市場化改革不宜再拖。行政化手段限購是劑猛藥,起到了防止交通惡化的積極作用,但長期實施,弊端愈顯,因為搖號無法解決每年近15萬的剛性增量,無法解決將稀缺號牌視為永久資源。

  鄭實還建議,交通管理要創新理念,“互聯網時代的汽車租賃、汽車産權共享、專車服務等方式,將很大程度上改變擁有汽車的傳統觀念。”

  □治理大氣

  今年是北京實施《2013-2017年清潔空氣行動計劃》的第三年,大氣污染治理總體成效明顯,但任務仍然艱巨。

  建設通向城市中心區的通風道

  市政協委員、北京市氣象局副局長王迎春建議,借京津冀協同發展與疏解非首都功能之機,完善城市規劃,科學佈局,優化産業結構,儘量避免北京市“關停並轉”的“三高”企業給周邊省市等産業輸入地造成新的、不必要的環境損害。

  另外,還要建立重大活動保障的補償機制,分類、分級研究各涉污企業的稅費補償機制,或通過以獎代補等形式針對不同企業的排污治污情況,給予不同幅度的稅費減免。還要留出臨時減排措施的“關門”緩衝期,提前告知重大活動空氣質量保障的關停時限,讓企業有計劃地安排好生産節奏,最大程度減少損失。

  王迎春表示,要阻斷經濟增長不斷向大氣輸送“污染”的路徑,要發揮氣候生態補償作用,在規劃中更加注重保護與建設新鮮空氣與冷空氣生成區域,它們是驅動空氣交換的關鍵因素,在城市發展規劃中應保護與建設新鮮空氣生成地,要保護與建設通向城市中心區的通風道,利用南北走向的河道、主要道路、綠道等作為通風廊道,將建成區西北部開放空間生成的新鮮空氣,及偏西北向的山風引入北京三環內城區和通州副中心建設區域。

  • 新聞
  • 軍事
  • 財經農業
  • 社會法治
  • 生活健康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新聞圖集更多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