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6月25日,由省社科聯、河南日報報業集團、省經濟學學會聯合舉辦的“河南省社科界全面深化改革理論研討會”在鄭州召開。來自全省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及有關單位的社會科學工作者,圍繞“四個全面”視閾下“全面深化改革”的相關理論和實際問題展開熱烈研討,大家一致認為“全面深化改革”是推進“四個全面”的強大動力,同時為我省全面深化改革提出了切實可行的政策建議。
循道而行,明晰改革方法論
新一輪改革以“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總目標,這就需要在推進體制機制創新的同時,豐富價值體系,形成和發展與治理體系現代化和現代國家成長相適應的新的價值內核。
與會專家、學者認為,河南推進體制機制創新,也要從“五位一體”、“四個全面”的總體佈局出發,在推進體制機制創新的過程中形成完善的價值體系。一是在經濟體制改革中,要在強調效率價值的前提下,更多兼顧公平價值;二是在政治體制改革中,要在優化行政權力配置的前提下,更多地重視權力制約;三是在社會體制機制創新過程中,要在強化治理的前提下,更加重視社會正義;四是在文化體制機制創新過程中,要在重視文化産業價值的前提下,更加重視文化的核心價值功能;五是在生態文明建設體制機制創新過程中,要在強調當代人價值訴求的同時,更加重視後代人的價值訴求。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應”,清晰地表達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的為政之道,堅持的是改革的“人心標準”,概括為人民群眾的需求和期盼就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朝向。
大家認為,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面對發展新常態,全面深化改革必須持續發力,回應群眾關切,策應百姓期待,從廣大人民群眾關注的焦點、百姓生活的難點中確定改革的重點和切入點,做到有的放矢、對症下藥,切實增強改革的針對性,不斷增進人民群眾的福祉。
創新思路,把握改革切入點
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推動“十三五”河南轉型跨越發展,必須創新思路方法,做到保持定力、深處著力、精準發力。
與會專家、學者認為,要創新思路方法,一是要“微刺激”。面對經濟下行壓力,以政府適度有序的刺激彌補市場的失靈。重點是在基礎設施、生態環保等市場缺失領域預調微調,熨平經濟波動,實現平穩增長。二是要“點調控”。堅持問題導向,避免粗放投資,重點在補短板、調結構、惠民生等領域精準施策,切實提高經濟增長效率。三是要“線推進”。通過空間線性推進方式,密切各城市間的聯絡與協作,帶動區域經濟整體發展,重點構建以鄭州為中心的“米”字形發展軸,鞏固提升河南在區域經濟發展中的核心紐帶作用。四是要“歸市場”。只要市場能充分發揮作用的領域,就減少不必要的政府干預,使“十三五”規劃真正成為“市場投資指南”和“政府決策依據”。五是要“變形態”。經濟新常態下,必須加快構建科技含量高、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的産業體系,推動經濟轉型升級,實現可持續發展。六是要“促融合”。促進行業間的融合發展,不僅可以催生大量新技術、新産品、新業態、新模式,而且能夠創造消費需求,可以為經濟發展增添新活力、開拓新空間。
突出導向,找準改革突破口
要扎紮實實推動我省的改革,必須以重大問題為導向,抓住現階段影響河南發展穩定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為此,與會專家、學者建議,一是找準問題。突出“問題導向”,找準問題是前提,問題往往是舊體制的突破口,也是新體制的生長點。二是重點突破。要緊緊扣住問題,明確先後主次,梳理區分問題的輕重緩急,把有利於穩增長、調結構、防風險、惠民生的改革舉措往前排,做到有的放矢。三是協同推進。對中央已有明確要求、省裏條件比較成熟的改革,不等不靠、全力推進。對於符合河南實際,已經看準並部署的改革工作,要爭取納入中央試點,得到中央部委的指導和支持。對於省一級能夠操作的改革事項,特別是制約河南經濟社會發展的突出障礙和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要敢於突破,先行先試。
與會專家、學者還就圍繞全面深化改革,增創發展優勢的具體路徑積極獻言獻策。與會專家、學者建議,一是應強化頂層設計、戰略引領,重點延伸豐富“三大戰略”,全面融入“一帶一路”國家戰略,實施“互聯網+”行動計劃,積極謀劃沿黃、沿淮、南水北調生態保護等重大戰略,引領指導“十三五”經濟社會全面發展。二是把結構優化作為“十三五”的重點,通過收入結構、産業結構、城鄉結構、投資結構的優化調整,促進我省經濟轉型升級。三是在強化要素緊約束的新形勢下,圍繞土地、資金、人才等發展瓶頸,改革創新,破解發展難題。四是堅持把創新驅動作為我省經濟轉型發展的核心支撐,改變資源依賴、要素驅動、投資拉動的經濟增長模式,增強經濟增長動力。五是改變産業粗放發展模式,加快産業精益化發展,推動“傻大笨粗”的傳統製造業向“高精特優”的先進製造業轉變,積極發展中小科技型企業、創意型小鎮經濟發展模式等。六是把生態文明理念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全過程,切實改善環境質量,提高宜居生活水平。(執筆人:張新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