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站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高度,堅持問題導向和科學思維,以當代中國共産黨人的全局視野和戰略眼光,堅定中國自信、立足中國經驗、針對中國課題,擘畫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佈局。“四個全面”戰略佈局是推進對臺工作的指南。對臺工作要深入學習、主動融入、&&踐行,自覺服從服務於“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努力作出積極貢獻。同時,要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歷史進程中,同步實現對臺工作新發展,不斷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和祖國和平統一大業。
一、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準確把握對臺工作任務定位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根本在於發展。發展是解決中國所有問題的關鍵,也包括台灣問題。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決定兩岸關係走向的關鍵因素是祖國大陸發展進步。這一基本論斷是我們做好對臺工作、堅信統一必然實現的信心源泉和強大動力。30多年來兩岸關係發展的實踐充分證明,祖國大陸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不斷取得巨大進步,是推動兩岸關係發展、實現祖國和平統一的雄厚基礎和可靠保障,從根本上決定了兩岸關係的基本格局和發展方向。只有保持自身發展勢頭,我們才能始終牢牢掌握兩岸關係主導權,不斷增強對台灣的吸引力。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關鍵一步。這一目標的實現,必將為鞏固和深化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基礎提供有力支撐,進而為最終解決台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創造更充分的條件、累積更強大的力量。
對臺工作是黨和國家事業重要組成部分,歷來與國家大局、發展大計緊密相連。30多年前,中央提出並實行“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對臺大政方針,為改革開放順利進行和取得輝煌成就營造了穩定環境。當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入決定性階段,兩岸關係處在新的重要節點上。未來若干年,台灣政局走向和臺海形勢發展,直接關係到國家發展重要戰略機遇期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全局。我們要站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高度,審視和謀劃對臺工作,堅定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堅決反對和遏制一切“台獨”分裂活動,全力排除其對臺海和平穩定和國家發展戰略機遇期的干擾,努力保持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大勢,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創造良好發展環境。
二、借助全面深化改革的機遇,持續增強兩岸關係發展動力
大陸改革開放極大促進了兩岸經濟交流合作,使之成為兩岸關係發展中最具活力、最為密切的因素。廣大臺商和台資企業積極參與改革開放事業,作出重要貢獻,同時也在其中茁壯成長、受益良多。習近平總書記特別指出,大陸改革開放,兩岸合作是其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台資企業助推了大陸改革和發展。現在和將來,兩岸經貿合作仍然十分重要。當前,國家正在進行新一輪改革,將釋出更多改革紅利,帶來更多發展機遇。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表示,我們願意首先同台灣同胞分享發展機遇,願意優先對台灣開放,並且對台灣同胞開放的力度要更大一些。對臺工作要借力全面深化改革的“東風”,積極為台灣同胞參與大陸發展進程、分享成果創造條件,促進兩岸經濟融合發展,實現兩岸雙方互利雙贏,增進兩岸同胞共同福祉。
把握全面改革的機遇,擴大深化兩岸合作。要在創新投資管理體制、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過程中,統籌解決台資企業的合理訴求,為其提供更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大力推動福建、上海、廣東、天津等自由貿易試驗區與台灣開展區域合作。積極發揮海峽西岸經濟區、平潭綜合實驗區、昆山深化兩岸産業合作試驗區等先行先試作用,打造兩岸經濟合作和産業對接新平臺。在完善內陸開放新機制,推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建設進程中,幫助台資企業轉型升級、梯度轉移,促進兩岸新興産業和服務業合作。協助台資企業在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等區域發展中合理佈局,找到更大發展空間。在擴大金融業對內對外開放的進程中,促進兩岸金融業深度合作發展。積極為台灣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和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作出妥善安排,實現兩岸企業攜手走向國際市場。善用新時期走出去戰略,繼續推動大陸赴臺投資,促進兩岸雙向投資,厚植共同利益。把握好改革力度和台資企業可承受度,充分考慮現實和歷史因素,保護好台灣同胞的信心和合法權益。
堅持為民謀利的宗旨,促進兩岸同胞共享和平發展成果。全面深化改革,突出要求促進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實現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這也是我們發展兩岸關係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更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題中應有之義。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要兩岸同胞共同推動,靠兩岸同胞共同維護,由兩岸同胞共同分享。強調要充分考慮台灣同胞的心理感受,努力擴大台灣民眾的參與面、受益面和獲得感,尤其要為兩岸基層民眾、中小企業、農漁民合作發展、青年創業就業提供更多機會,讓兩岸同胞參與越多受益越多。從而不斷擴大支持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民意基礎,持續增強兩岸關係前進的動力。
三、依託全面依法治國的保障,切實維護對臺方針政策的權威性和穩定性
依法治國是我們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也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誌。中央歷來重視將黨的對臺方針政策上升為國家的法律法規,提高對臺方針政策的信服力和感召力,增強兩岸關係的穩定性和可預見性。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所追求的國家統一不僅是形式上的統一,更重要的是兩岸同胞的心靈契合。隨著兩岸交流合作的深入、和平統一進程的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在更廣範圍關係台灣同胞切身利益,更深層次觸動兩岸同胞心靈契合。我們要更加注重、更加善於運用法治思維、法治方式來謀劃對臺工作、推進兩岸關係,為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維護兩岸關係穩定發展、維護台灣同胞合法權益提供更強有力的保障。
依法遏制“台獨”分裂活動,堅決捍衛國家國土安全。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不容分割。維護國家主權、統一和領土完整,是包括台灣同胞在內的全體中國人民的共同義務。“台獨”分裂勢力及其活動危害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最大障礙,是臺海和平穩定的最大威脅。要堅決捍衛憲法和法律權威,維護好國家國土安全,反對和遏制一切違背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中國的言行,運用法律手段捍衛一個中國原則、反對“台獨”、推進祖國和平統一大業。
加強兩岸關係制度化建設,積極構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框架。堅持在“九二共識”、反對“台獨”政治基礎上,健全兩岸事務主管部門聯絡溝通機制,保持兩岸關係正確發展方向,開展海協會與台灣海基會協商談判,推進兩岸各領域交流合作制度化。強化兩會協議的權威性,提升兩會協議的執行成效。繼續推動構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制度框架。
提高涉臺法治工作水平,切實維護台灣同胞合法權益。秉持兩岸一家親理念,完善涉臺法律法規,加大臺胞權益保護力度。繼續實行涉臺優惠政策,鼓勵支持台資企業發展。出臺更多惠民政策法律措施,促進兩岸同胞交流合作。為臺胞來往大陸和在大陸就學、工作、生活等提供更多便利和機會,努力實現在地同等待遇,讓臺胞參與和融入大陸經濟、社會和法治發展進程。深化兩岸執法司法合作,共同維護兩岸交流往來健康秩序,保護好兩岸同胞人身財産權益。
四、抓住全面從嚴治黨的根本,努力鍛造對臺工作幹部隊伍
實現國家完全統一是我們黨的三大歷史任務之一。台灣問題具有長期性、複雜性和特殊性。完成這一神聖而艱巨的使命,需要有一支信念堅、能力強、作風硬的對臺幹部隊伍。習近平總書記在就台灣問題和對臺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和工作部署的同時,對我們做好自身建設、加強幹部隊伍建設、提高能力素質也提出明確要求。我們要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積極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進一步錘煉黨性、提升素質、改進作風,把“三嚴三實”要求貫徹到對臺工作中去,以嚴的精神、實的作風抓好對臺工作的落實,把“嚴”和“實”體現到推動對臺工作發展、鞏固深化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上來。
進一步加強思想建設。信念堅定來自理論正確,行動自覺源於思想自覺。對臺幹部隊伍是中央對臺方針政策的踐行者,要深入學習領會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尤其是對臺工作新論述新主張,武裝頭腦、指導工作,切實增強做好新形勢下對臺工作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堅決貫徹中央對臺決策部署,克難前行、勤奮工作、敢於擔當。
進一步加強能力建設。幹部的能力素質決定工作的質量成效。對臺幹部隊伍是對臺工作的承擔者和推動者。我們從事的是一個涉及各方面各領域、內外因素交織的工作,面對的是一個在不同社會制度、意識形態下成長的群體,一個政治、經濟、社會正發生深刻調整的社會。做好這項工作,必須著力提高“四項能力”:準確把握台灣社情民意和發展大勢的調查研究能力,引領形勢發展、駕馭複雜局面的戰略運籌能力,整合各種資源、形成工作合力的統籌協調能力,團結台灣民眾、爭取台灣民心的群眾工作能力。
進一步加強作風建設。對臺幹部隊伍是黨的形象的展示窗口。我們的一言一行關係到台灣同胞對祖國大陸的直接觀感。各級對臺工作部門要堅持不懈、馳而不息抓好作風建設,踐行群眾路線,深入基層,傾聽意見,了解民眾思想感情和訴求,熱心為他們辦實事辦好事,排憂解難。要時刻牢記“兩個務必”,克己奉公,勤政廉政,始終保持昂揚向上、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和清正廉潔的本色,以良好形象和工作實績,贏得台灣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