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國內國際經濟軍事歷史娛樂視頻圖片評論

[2015兩會 我在現場]代表委員直面教育熱點:補短板 啃骨頭

中國新聞央視網 2015年03月10日 17:06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央視網(記者 崔向升 王佳勇 龐帥 張雷)敢於直面問題,敢於諍言直諫,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是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職責所繫。在備受網友關注的教育議題上,代表委員們更是暢所欲言,獻計獻策。

教育公平:合理配置優質資源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促進教育公平發展和質量提升。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教育學會會長鐘秉林:教育公平,不是每個孩子都能接受同樣的教育,而是使每個孩子接受適合自己的教育。現在對教育公平的追求是高質量的公平,因為質量和公平是有聯絡的,沒有質量的公平沒有任何意義,低質量的公平老百姓也不會滿意,實際上大家説的教育公平就是接受高質量的教育。提高質量需要長期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優質資源有限,怎麼合理配置就是公平問題。

異地高考:啃下戶籍改革這個硬骨頭

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及:實行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政策,28個省份實現了農民工隨遷子女在流入地參加高考。

鐘秉林:教育改革已進入深水區,剩下的都是“硬骨頭”。要進一步推進,需要社會配套改革。破解異地高考難題的“牛鼻子”是戶籍制度改革。將來如果大城市的戶籍改革到位了,務工人員的身份戶籍都解決了,異地高考的問題也就隨之解決了。如果有北京戶籍,你的孩子理所當然在北京參加高考。

促進就業:高校專業應有所調整

政府工作報告提到:著力促進創業就業。堅持就業優先,以創業帶動就業。今年高校畢業生749萬人,為歷史最高。要加強就業指導和創業教育,落實高校畢業生就業促進計劃,鼓勵到基層就業。

    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教育廳廳長沈健:促進就業,要從發展地方經濟及區域經濟,以創造崗位需求入手。各級政府應將促進就業作為重要民生工程來考量。促進就業可與高等教育改革結合起來,高校的專業設置、人才培養應進行適時調整,以服務於社會經濟發展。

現代教育:貫通中職高職和本科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全面推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引導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

沈健:在職業教育的發展中,要考慮以需求為導向,以充分就業為目標,以提高能力為核心,以專業建設、課程體系建立和學生的評價作為基本內容。同時以校企合作、實訓為重要抓手,來全面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培養更多技術技能型人才。

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就要實現中職到高職和應用型本科的貫通,同時職業教育和培養教育相銜接。這種貫通與銜接既包括課程設置要根據相關行業的發展適時增加技能學習及延長學制,也包括在頂層設計上合理確定各階段學生的評價標準和考核方式。

民辦教育:重點支持非盈利學校  

 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促進民辦教育健康發展。  

 沈健:建議進一步完善民辦教育促進法,並出臺相應的實施細則,以保證民辦教育的規範管理、科學發展。同時,應對民辦學校進行分類指導、分類管理、分類支持。比如,財力重點支持非盈利性的民辦學校,對非盈利性的民辦學校給予公辦學校一樣的土地供應、金融稅收、師資審批、項目申報和獎勵評定,甚至於在申請公用經費方面,給予其與公辦學校部分甚至全部權利。對於盈利性的民辦學校,也要給予政策上的支持,但主要是通過政府政策,支持引導其規範辦學、科學發展。

入學機會:調大中西部招生指標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為切實把教育事業辦好,我們要保證投入,花好每一分錢,暢通農村和貧困地區學子縱向流動的渠道,讓每個人都有機會通過教育改變自身命運。

鐘秉林:“寒門難出貴子”在很多人的思想裏根深蒂固。教育部對高考招生的改革方案,通過調整招生計劃分配政策,促進入學機會公平。方案裏就包括通過調整招生計劃分配政策,促進入學機會公平。教育部長袁貴仁表示:“今年本專科招生人數從698萬增加到700萬,新增兩萬人的指標,全部用於中西部人口大省。”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副校長姜耀東:要解決“窮二代”的“知識無力感”困惑,歸根到底還是要靠不斷改進的制度,從制度上阻斷社會財富的不合理遺傳,從制度上為貧困人口改變命運提供保障,給予貧困人口改變命運的手段和能力。

上好學校:拓展資源辦好每一所

鐘秉林:現在上學非常容易了,但老百姓都想讓自己的子女能上好學校,主要矛盾已轉化為“上好學校難”。 但辦好一所學校和辦好一個企業不太一樣,精良的教師隊伍需要幾代教師長期積累才能形成。一所學校辦得好還需要有優良的辦學傳統、校風學風和具有特色的校園文化。這種文化傳統、校風學風的形成絕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用錢堆砌出來。老百姓迫切需要接受好教育,而辦好學校又需要長期的過程,這就會産生新的熱點、難點問題。通過拓展優質教育資源,辦好每一所學校,是解決矛盾的根本途徑。

北京優勢:國家正在調整教育佈局

全國政協委員、教育部原副部長陳小婭:北京作為首都,在教育上多投入是好事。北京在基礎教育方面,不僅滿足了北京市民的要求,也在越來越多地滿足農民工子弟和外來人口子弟基礎教育的需求。關於北京高校過度集中的問題,這和我國發展進程有關係。按照上世紀50年代高校佈局規劃,首都北京是文化中心,高校多一些也是很正常的。高等教育和基礎教育、義務教育不一樣,不一定是哪有人口,哪就有最好的大學。在義務教育範疇,你甚至不能讓孩子走很遠的路上學,應讓孩子方便接受義務教育,再窮的地方也要辦學校;但是高校要有一個相對集中度,不能縣裏辦大學。在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辦大學,這個很正常。各個省也都有高校,只不過由於發展階段不一樣,層次和發展目標有所不同。

教育部和其他部委直屬高校都是為全國服務的,只不過這些學校都集中在北京,加上北京市屬高校,顯得北京學生升學率高。北京是一個有著2000多萬人口的大城市,中國有的省也就是幾千萬人口,相比之下,北京錄取率高了一點,佔了那麼一點便宜,不過現在也越來越注意這個問題了,國家在不斷調整教育佈局。

素質教育:以立德樹人為核心

 全國人大代表、集寧一中校長李一飛:應試教育問題確實存在,不少學生家長關心的不是孩子的健康快樂成長,而只關心考幾分、考上什麼大學。國人對素質教育有很大誤解,把素質教育看成琴棋書畫無所不通,其實不然,真正的素質教育應當是以立德樹人為核心的兩全教育:一個是面向全體的教育,一個是全面發展的教育。全面發展不是什麼都會,而是德智體美全面發展。

全國人大代表、南開大學校長龔克:所有人無論從事什麼樣的工作,無論有什麼樣的文憑,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有同樣的自信心,這一點非常重要。

教育本質:靈魂的教育 文化的樹立

全國人大代表、貴州大學校長鄭強:教育的本質是靈魂的教育、文化的樹立、境界的提升、眼界的高遠,是事關中華民族韆鞦萬代的事。什麼是教育的新常態?就是我們教育工作者要沉下心,學術要慢慢做。如果我們的中小學要改革,我希望加大體育和藝術的教育,一個人的精神是要靠身體來支撐的。一個人再偉大,病了也不行。

  • 新聞
  • 軍事
  • 財經農業
  • 社會法治
  • 生活健康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新聞圖集更多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