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茌平:百年“老屋”拆不得

發佈時間:2012年08月17日 05:0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大眾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鄭兆雷 孫洪鋒 報道

  本報茌平訊 百年“老屋”是拆,還是留?8月5日,茌平縣肖莊鄉算子李村“平章祠”,來自縣文管所的4名工作人員用“照相、測量、繪圖……”的實際行動表明:這祠堂拆不得。

  “算子李村的始祖是元朝平章事(副宰相)李珪,人稱神算子,屬於歷史名人;建於道光年間的“平章祠”是李氏祠堂,歷經170餘年的風雨,屬於建築遺産。”縣文化局長仇長義告訴我們,就是這樣的“寶貝”,卻一直飽受爭議。去年,村裏啟動“舊村改造工程”,有的説,祠堂破破爛爛,影響村容村貌,拆掉算了。有的説,老式祠堂落伍了,要建就建眼下最流行的。

  縣裏搞“文化遺産”普查,結果也是喜憂參半:縣內古跡甚多,有價值的建築遺産超過200處,僅傳統舊民居就有96處;但大多年久失修,不少還面臨拆除、改建的命運。筆者在算子李村看到,原為三進院落的祠堂,僅剩一堂、二堂,殘垣斷壁,磚雕、石雕隨處可見。“‘舊村改造’可能是保護這些有形文化遺産的最後機會了,不然,這些古建築真要消失了。”縣委書記陳秀興惋惜地説。

  去年7月,縣裏拿出50萬元設立了“農村歷史建築保護基金”。今年,這個數字增加到400萬元。同時,出臺了《關於在舊村改造中加強文物保護的通知》,要求“逢特必留、能留則留”,明確規定“拆除、改建舊有宗祠、廟宇等要經文物管理部門認定同意”,違者將依“文物保護法”追究責任。

  縣裏還支持並指導居民修繕現仍使用的傳統民居,也鼓勵企業、個人捐資修繕古建築。始建北宋,毀於上世紀六十年代的博平“四照樓”,去年募集“民間捐資”180萬元,使這一標誌性建築得以“復原”。據統計,僅去年就有200余萬元民間資金投入古建築修繕,已有18處修繕竣工。

  保護“文脈”,提升了“舊村改造”的品位。博平鎮東街村立足歷史文化資源,著力打造以四照樓、仰山書院為依託,著力打造集觀光、休閒、購物、居住為一體的特色旅遊,僅1.5公里長的倣古一條街就有700余家商戶入住,安置就業3000余人。而在算子李村,由60名村民組成的“平章祠研究會”于近日成立,修復重建平章祠的工程也正式啟動。

  據了解,該縣已完工的54個“舊村改造”項目中32處明清建築得到完好保存,泰山聖母行宮、魯仲連祠等一批“老景點”又重現歷史風采。

熱詞:

  • 老屋
  • 舊村改造
  • 祠堂
  • 博平
  • 文化遺産
  • 古建築
  • 文脈
  • 平章祠
  • 建築遺産
  • 李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