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河南"三化"協調引領中原崛起 在發展實踐中為民負責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25日 06:2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青年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河南許昌市委書記李亞的“第二職業”,是講解員。講解地點在6000平方米的許昌規劃展覽館,展示的是2020年城鄉遠景新貌。

  李亞總是走在參觀隊伍最前面。“規劃先行,就是要看清楚歷史,看明白未來,讓農民懂得城市生活是啥樣子,讓外來客人知道許昌未來啥樣子。讓老百姓監督政府,看能否按規劃的藍圖去執行、去落實!”他略帶嘶啞的男中音透過話筒傳出來。

  魏武揮鞭處,今日中原故地正面臨大轉型的歷史時刻。中原經濟區去年上升為國家戰略,像李亞一樣準備實實在在為河南的未來做些事情的幹部,無處不在。

  “村看村,戶看戶,群眾看幹部”,基層老百姓的熱心腸也被調動起來。中原經濟區成了街談巷議的焦點。電視、廣播裏有人爭論,建了中原經濟區,“鄭州能解決堵車問題嗎?”“咱農民能多增收嗎?”“在家門口能找著工作嗎?”

  河南省委書記盧展工曾表示:“為民不是一句空話,需要我們在具體的發展實踐中體現為人民負責。”

  由此,建設中原經濟區的核心任務,在河南省逐漸歸結為“一條路子”:持續探索不以犧牲農業和糧食、生態和環境為代價的新型城鎮化、新型工業化、新型農業現代化“三化”協調科學發展的路子。

  河南經濟社會的發展如同“中國的縮影”。在新一輪經濟轉型和全球化競爭中,人多地少、資源有限、“三農”問題待解、工業化進程剛剛過半、國際競爭空前激烈……一系列挑戰擺在面前。

  中原是四方聚合之所,是中華文明的源頭之一,今天,這裡能否再為中國趟出一條新路?

  “老四難”和“新四難”

  河南至少有兩個“第一”廣為人知:

  其一,戶籍人口超1億,是全國第一人口大省。

  其二,2000年後連續十年糧食産量全國第一。即便去年落在黑龍江省之後,河南仍保持連續8年增産、6年超千億斤的紀錄,用全國1/16的耕地,生産了全國1/10以上的糧食,每年調出原糧及加工品400億斤。

  “也就是全國每10個湯圓有6個、每10個水餃有4個在河南生産而已。”一篇廣為流傳的網文《河南沒啥》,以此描述這些年河南在食物上所作的貢獻。

  河南全省經濟總量多年來穩居全國第五,可一看人均指標,還是落後。

  2009年,河南人均地區生産總值排全國19位,人均財政總收入只是全國水平的37.6%。當年,河南人均財政支出全國倒數第一,全省農村初中人均教育事業費倒數第三,農村小學人均教育事業費倒數第一,每500萬人擁有高等學校數量5個,全國倒數第一。

  河南開始自我反思:“打開我省主要工業産品目錄,最能代表‘河南製造'的不是軟體、手機、汽車,而是原煤、水泥、鋁錠……‘粗、低、重、耗'産品過多,既污染了環境,還把更多利潤拱手相讓,無異於‘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柴米油鹽醬醋茶,衣食住行教業保,老百姓生活中的很多大事,讓人感覺並不輕鬆……”

  河南省委把河南的問題歸納為“老四難”和“新四難”:

  前者“錢從哪來、人往哪去、糧食怎麼保、民生怎麼辦”,還沒能有效解決,後者“土地哪來、減排哪去、要素怎麼保、物價怎麼辦”,就已經迫在眉睫。

  河南的“難處”不只如此。

  中國經濟多年來高速增長積累的弊病,在“後金融危機”時代的週期調整中暴露出來。這對河南發展同樣提出警示。

  盧展工提出,落實科學發展觀,河南省要避免“有增長而無發展”,避免“無業的增長”、“無情的增長”、“無根的增長”和“無未來的增長”。

  “某些沿海地區犧牲環境、犧牲農業,單單追求經濟增長速度的老模式,在河南肯定走不動了。”河南省發改委副主任劉偉説,河南省一方面要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另一方面要保證經濟發展,不給全國如期實現小康“拖後腿”,這就必須走一條新路。

  這條“新路”,隱藏在一系列“統籌”和“協調”當中:

  統籌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讓老百姓得到更多實惠,才能更好地實現人與社會的全面發展,給經濟增長提供內生動力;

  統籌“三化”進程,使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成為有機整體,才能實現共同發展、協調發展,而不是“單腿蹦高”;

  統籌中心城市、縣域經濟發展,高昂起“龍頭”,帶動形成“一百單八將鬧中原”的局面,才能實現區域平衡發展;

  統籌經濟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才能使“富裕中原”同時也是“綠色中原”、“宜居中原” ……

  在許昌,“統籌”、“協調”的關鍵抓手,是新型農村社區建設。

  2011年,許昌市基本建成11個新型農村社區,配套了與城市小區相同的社區服務中心、文化廣場、衛生所、學校、超市等。今年,這裡將陸續開工建設102個新社區,到2015年將基本建成300個新社區。

  “出門兩腳泥”的農民,住進了新房,拿到了“房産證”,新房可轉讓、互換、繼承、贈與和抵押。他們像城裏人一樣實現了“有恒産”。

  李亞説:“用城鎮化的理念去建設農村,以社會公共服務的均等化來覆蓋農村,以現代的産業體系來支撐農村,才能夠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城鄉統籌、城鄉一體的城鎮化。”

  在以城帶鄉、以工輔農的時代,李亞眼裏的新型農村社區建設,是新型城鎮化的著力點和突破口。

  如同一頭挑著新型工業化,一頭挑著新型農業現代化,這才能真正實現“三化”協調。

  李亞為什麼去“客串”解説員?他認為,河南一些地區轉型最大的阻力是思想。“小富即安,小進即滿,缺乏乾大事、創大業的銳氣,沒有大發展、大突破的膽識”,有些幹部“不樂於、不敢於、不善於”下功夫抓基層工作。

  戰國時秦人變法,立木為信。李亞把規劃館當成了一個“信物”,在他看來,建設中原經濟區,河南人必須用真情實意,喚起真知灼見,進而務實求真,真抓實幹。

  “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

  中原大地,沃野千里。

  河南人的性格,就像中原的土地一樣,看上去平常、平靜又平凡,內裏卻藏著極強的責任感、滿腔熱血和遠大追求。

  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建設中原經濟區,河南人堅信思想解放是“總開關”。“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他們認為,河南轉型的最大障礙,是“一些幹部思想認識上不理解、不到位”。

  這種態度,不可能解決“河南之難”。

  在具體工作中,“三化”協調會表現出複雜的多樣性:既要金山銀山,更要綠水青山;既要糧食安全,又不能耽誤工業化、城鎮化;既要搞技術創新,又要發展勞動密集型産業,解決就業……如此紛雜的矛盾,需要領導幹部們高度的責任感,更需要他們統籌兼顧的管理“藝術”。

  盧展工寫過一篇署名文章《用領導方式轉變加快發展方式轉變》,文章開宗明義,“講轉變,首先要從黨委、政府和領導幹部轉變開始,思考自己怎麼轉、怎麼做。”

  他提出:“個別幹部比較喜歡拍腦袋、大呼隆、一風吹、一刀切,一會兒一個思路、一會兒一個戰略,但基層幹部怎麼想?老百姓怎麼想?有多少東西老百姓能夠記得住?”

  文章發表後,圍繞建設中原經濟區、“三化”協調、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一場全省範圍的“思想大討論”有序展開。

  《河南日報》連續刊發9篇述評,提出轉變領導方式的“八個關鍵詞”。18個地市陸續推出“十八談”,各亮“家底”,自揭“家醜”,邊做自我批評,邊為發展立綱定調。

  有人形容,這場爭論看似平靜,實則猛烈,就像思想深處發生了一次“革命”。

  “最根本的,是河南人認清了自己要走的路子。”河南省委副秘書長蘇長青説,“只要方向正確,路再遠、路再長、路再難,都不怕啦!”

  以“談”促“轉”過程中,河南新鄉市就發現,只要一邊發展産業集聚區、拓展就業基礎,一邊創建農村合作組織,推進農業産業化經營,打牢基礎,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就能取得很大進展。

  商丘是傳統農業區,也是有885萬人口的大市。利用南菜北運和北菜南調的特殊區位、交通優勢,商丘建成了輻射全國的農産品批發中心,形成影響全國的“商丘價格”。

  商丘市委書記陶明倫在“十八談”中總結道:商丘的産業集聚區著力培育“特色主導産業”,構建産業集群,從而在服裝、紡織、製冷、醫藥等領域形成了“雁陣效應”。

  兩年來,商丘外出打工的勞動力已由220萬降為150萬,能在家門口實現就業,農村的“空巢”難題就能逐漸改變。

  以傳統煤電産業為支撐的河南鶴壁市,一度遭遇金融危機的“洗劫”。2008年9月至11月,工業增速竟由25.2%驟降到負2.6%。

  他們由此認識到,必須要有一場“全局性的、根本性的、戰略性”的轉型。一方面,鶴壁夯實産業基礎,除了上馬大型煤化工産業,還引入汽車、芯片、鎂深加工、高檔服裝、高檔面料等“龍頭”項目;另一方面,他們擴展農業産業鏈,向玉米種子研發、有機農業等高端環節推進。

  鶴壁市委最重視“統籌”。他們在“十八談”中提出,要頭腦清醒、抓準時機。因為“抓晚了貽誤戰機,抓早了拔苗助長,大事抓小了無法突破,小事抓大了本末倒置”。

  “不要只從經濟意義上理解中原經濟區,要看到其精神價值!”河南省社科院研究員劉道興表示,如今全國24個部委、央企與河南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國家給河南173項“先行先試”優惠政策,這些“真金白銀”還只是眼下的物質收穫。

  未來20年到30年,通過舊村改造、整體搬遷、村居合併,全省18萬個自然村將面貌一新,並能節約出600萬畝土地,用於復耕和建設。“河南人的使命感和雄心壯志被喚醒了,6000萬河南農民不再固守那一畝三分地,他們要換一種活兒法!”劉道興説,“這無異於農村的又一次革命”。

  “一根扁擔挑兩頭”

  中原是炎黃子孫的母體,是華夏國家的胸膛。

  “三皇五帝”時代,先民在中原孕育文明的胚胎;商周時期,中原先進的青銅酒器折射出農耕文明的輝煌;秦漢時官私共營冶煉工廠,反映出發達的手工業製造能力;隋唐時代,中原出現了絲織、彩陶、釀酒、雕刻、造紙等諸業繁榮的盛景。

  至北宋,東京汴梁常住人口超百萬,商貿額佔全國一半,為當時世界第一大都市,同期的英國倫敦人口僅有1.5萬人。中原文明由此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從歷史上看,中華民族每一次盛世,大都源於中原的繁榮:只要中原穩定,人丁興旺,糧食豐産,“盛世”就不期而至。

  過去十幾年,河南省歷屆政府大力提倡和推進“中原崛起”戰略,本質上是對歷史規律的呼應。

  河南省社科院院長喻新安認為,我國區域經濟戰略大致走過三個階段:新中國成立初期,為應對國際封鎖和競爭,投資偏重中西部,大致是“均衡發展”;改革開放後,為促經濟起飛,以東部率先發展為牽引,走了“非均衡發展”之路;到上世紀90年代,尤其是新世紀以來,“協調發展”成為中國經濟的戰略選擇。

  他説:“從單極思維到多極思維,從單極突進到多輪驅動,這將成為未來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遵循的客觀規律。”

  就全國而言,除東部沿海的“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等地區之外,“東北新工業基地”、“中原經濟區”、“長江中游經濟帶”、“關中-天水經濟區”、“成渝經濟帶”,都將成為新時期內陸經濟新的“增長極”。

  中國經濟的龐大軀體,由此才能變得經絡舒展、血脈暢通,全身骨骼和肌肉得以快速、持續、均衡的生長。

  在新一輪區域經濟“競賽”中,以河南為中心的中原經濟區具有“連南貫北、承東啟西”的特殊優勢。“一橫兩縱”(即隴海線經濟帶、京廣線經濟帶和京九線經濟帶)由此貫穿,這種“接合部”的區位要素,可形成與各個經濟板塊互動、聯動、齊動,發揮“四兩撥千斤”之效。

  更重要的,中原地區從稟賦特徵、産業格局、發展水平和人文傳承看,都可謂“中國的縮影”:人多地少、資源有限,工業化只有中等水平,高端技術能力不足,在全球産業分工鏈條中處於中下游環節。

  河南的“難處”,也是中國的“難處”。 如果這種發展態勢的“被動性”,不能轉化成破釜沉舟、扭轉乾坤的“主動性”,就沒有未來可言。

  “河南在中國的位置,正如中國在世界中位置;重新厘定河南的發展路子,就是重新審視中國的未來道路。”劉道興説,從這個意義上説,走“三化”協調、科學發展之路,是“求生”的需要,是“逼出來的出路”,更是“謀河南的事,破中國的題”。

  建設中原經濟區,用河南話講,叫“一根扁擔挑兩頭”,其內涵卻無限大:

  一頭挑著農業,一頭挑著工業;

  一頭挑著東部老經驗,一頭挑著中西部新探索;

  一頭挑著昨天積累的舊矛盾,一頭挑著明天的新希望;

  ……

  這是務實的河南人主動的選擇;這是奮進的河南務實的選擇。

熱詞:

  • 河南
  • 三化
  • 中原
  • 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