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衛生部擬規定醫患簽字拒紅包被指難阻暗箱操作

發佈時間:2012年08月06日 03:0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北京晨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衛生部日前就《加強公立醫院廉潔風險防控》徵求意見,規定“患者入院時進行醫生不收‘紅包’、患者不送‘紅包’雙向簽字,協議書納入病案管理”。此舉引發社會熱議,一紙協議能否根治屢禁不止的“紅包”痼疾?“紅包”現象,患者有怨言卻要送;醫生不情願卻在收,到底何時才能跳出這一怪圈?

  “紅包”原本在桌下

  對於衛生部此舉,中華醫學會黨委書記饒克勤説,用明文規定告訴患者和醫生,送“紅包”和收“紅包”都是不可取的,對於規範醫療行業從業人員行為是必要的。

  然而,北京市人大代表、隆安律師事務所合夥人強磊表示,約定雖可起到震懾和警示作用,但實際意義不大。“紅包”本身就是暗箱操作的,怎麼會寫在書面上呢?這是道德問題,應該靠良心去做。“桌上簽協議,只是走形式而已”。

  記者在北京、深圳等地採訪了一些醫生,他們表示,中國是人情社會,人們習慣了辦事給人家一些好處,實際上很少有醫生主動向病人索要“紅包”,病人大都是自願的,因此這與違法犯罪是兩回事。

  中華醫學會肝病學會分會主任委員、北京友誼醫院肝病中心主任賈繼東則認為,患者發自內心尊重醫生的醫術、醫德、人品表達感激送“紅包”的數量不會太多。更多的患者是“從眾心理,不送‘紅包’不放心,怕不送得不到好的服務”。另外一種可能是,患者想得到額外更好的服務,比如提前住院、提前手術等。

  醫生待遇需提高

  記者在醫院採訪時,有醫生表示,醫生是個高風險、高門檻、高強度的工作,收入並不高,“紅包”是勞動價值的扭曲體現。

  解決醫生勞務價值不能得到體現的問題,必須靠政策解決。比如現在醫藥分開,增設醫事服務費就是往這方面走的一步。“醫生不是不能談錢,關鍵是要靠自己的知識、技術、勞動合法、公正、體面地取得應有的報酬和地位”。

  有人擔心自己不送“紅包”就可能得不到好的服務。賈繼東説,主要是因為醫患間缺乏信任。醫院的運營體制存在問題,非營利性醫院客觀上存在趨利性,醫院自身的運營、發展全靠自己去掙錢。而醫院自己掙錢的來源主要不是靠技術,而是靠賣藥和檢查費用,因此過度用藥和檢查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目前,醫藥分開的改革就是要革除這一痼疾。

  杜絕“紅包”或可期

  多位專家表示,必須從制度上保證醫生不收“紅包”,有更高的合法收入,拿“紅包”的醫生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賈繼東、北京兒童醫院血液病中心主任醫師鄭胡鏞等認為,僅僅是原則性的規定缺乏約束力,行之有效的是嚴格的法律約束和監管機制。在歐美等法律體系發達的國家,醫生和律師、教師等都是高社會責任的職業,對這些職業的監督體系非常敏銳,一旦發現違規行為,嚴格處罰,才能起到震懾作用。

  鄭胡鏞認為,調整現行的醫生收入體系,正確評價醫生的勞動價值是解決醫生收“紅包”和根除醫療領域商業賄賂的關鍵所在。賈繼東等醫務人員認為,政府在進行制度安排時,必須充分考慮醫生的收入,保證醫生在接診某個具體病人時、在具體的醫療行為時,不一味地想自己的收入。這才是合理的制度安排。

熱詞:

  • 紅包
  • 醫患
  • 醫事
  • 衛生部
  • 患者
  • 病案管理
  • 醫療行為
  • 加強公立醫院廉潔風險防控
  • 病人
  • 中華醫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