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科學發展 成就輝煌基層變遷(38)

發佈時間:2012年08月05日 12:1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光明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2011年7月1日,武漢市在全國率先啟動了城市自由流智慧交通系統建設。郭紅松繪

  “兩江交匯、三鎮鼎立。”湖北武漢作為我國交通狀況最複雜的內陸城市,一直在尋找智慧交通的整體解決方案。如今,車行在武漢市內,每過一道橋梁隧道後,扣款的短信就會及時發送到駕駛者的手機上。

  7月31日上午,家住武昌的殷先生開車到漢口辦事。車水馬龍的武漢長江二橋上,殷先生駕車駛過裝有ETC收費設備的橫樑時,過橋費用就從他的ETC賬戶中自動扣除了。

  殷先生收到武漢市路橋管理公司發來的短信:“您好,本月您共通過橋隧51次,共扣款408元。”

  自從武漢市主城區“六橋一隧”實施ETC收費以來,以前出現擁堵的“老三橋”車流量明顯下降,同時,選擇公共交通出行的市民也越來越多。

  家住漢口的舒先生説:“以前我一年過江也就20趟左右,卻要交980元的年費。現在有了ETC,過橋都是按次繳費,算下來,一年也就花200多元。”

  2011年7月1日,武漢市在全國率先啟動了城市自由流智慧交通系統建設,並探索應用物聯網技術、信息化手段緩解交通擁堵的新途徑。該系統基於“十一五”規劃“核高基”重大專項,即核心電子元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礎軟體産品科技重大專項等研究成果,讓國內智慧城市基礎平臺建設不用再依賴他國。武漢市自由流智慧交通系統可以對上路車輛進行高精確度地抓拍、監控、識別,並採集每一輛行駛車輛的信息,使市區內機動車不必減速停車便可繳納通行費。

  “這一平臺的開發集成了‘核高基’等多項成果,從運行、管理、整合、協同、感知等方面為智慧城市建設提供了有利支撐。”該平臺系統集成商中創軟體董事長景新海介紹説,“表面上看,武漢自由流只是實現了一個不停車收費,但背後的數據交換、牽涉到的系統集成需要極高的精確性。”中創軟體交通事業部總監盧海濤自豪地説:“每天系統要感測、分析、整合至少40萬輛機動車,160G海量數據,與1000多個服務網點無縫對接,信息交互系統包括銀行、年票、移動、網通、電信、高速公路、交管、公安、財政等17個部門。”

  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深度應用,對交通基礎設施、交通流及環境等狀態感知將更加動態和實時,這是發展智慧交通的基礎。

  武漢市相關部門測算後發現:實施自由流辦法比停車收費辦法的交通通暢率提高了23%,廢氣排放減少了60%,交通事故下降了15%。信息化,不僅讓城市交通更智慧,也讓穿梭于大街小巷的物流企業更高效。車輛被盜、司機超速、繞路、拉黑活怎麼辦?這些困擾企業的頑疾對於浙江台州市東北物流有限公司來説,正在迎刃而解。該公司負責人郟夏正表示,使用車輛定位數據傳輸業務後,一台車一年投入成本1000多元,但由此帶來了燃油節約、減少車輛損耗、提高運力和運輸效率,70台車每年産生經濟效益上百萬,單車效益超過1萬元……目前,由浙江聯通面向中小物流企業聯合打造的車輛定位數據系統自上線以來,應用該業務的中小企業已經達到15萬用戶。本報記者郭麗君夏靜(更多內容見3版《大圖解》)

熱詞:

  • 狀態感知
  • 發展智慧
  • 科學發展
  • ETC
  • 老三橋
  • 十一五
  • 基層
  • 交通系統
  • 中創軟體
  • 車輛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