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107隻ST股封跌停板 皮海洲:ST股新政還請慎行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31日 07:3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京華時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7月30日可稱得上ST股的“受難日”。當天交易的111隻ST股中,有107隻封在跌停板上。

  ST股全軍覆沒,無疑是受上交所發佈的《上海證券交易所風險警示股票交易實施細則(徵求意見稿)》的影響。根據該《徵求意見稿》,風險警示股票價格的漲幅限制為1%,跌幅限制為5%。如此一來,今後ST股和*ST股就“跌易漲難”了。不僅如此,《徵求意見稿》還對風險警示板的參與者設置了多項限制,例如:投資者在首次委託買入風險警示股票或者退市整理股票前,應以書面或電子形式簽署《風險揭示書》,對於未簽署的,所在券商不得接受其買入委託。上述規定留給ST股的幾乎是死路一條,ST股普跌也就在意料之中了。

  上交所發佈的ST股新規體現出了巨大的震懾力。不過,對這種“股市核武器”,還是望上交所能夠慎重使用。出臺一項制度不能只圖一時之痛快,更應體現一種責任感,要對市場各方負責。

  如果是為了配合管理層打擊ST股的炒作,ST股新政堪稱“夠威夠力”。但是,ST股新政嚴格限制ST股的上漲,這明顯是對ST股交易的一種歧視行為,不符合三公原則。此外,雖然《徵求意見稿》自稱是“保護投資者的合法利益”,但相關措施卻會損害投資者的利益,畢竟目前持有ST股的多為中小投資者,而且很多ST股都是為國企解困而上市的,如今若一退了之,顯然不是對投資者利益負責的態度。

  ST股新政還體現了監管部門對市場的強烈干預,這有悖于中國股市的市場化發展方向。在新股發行過程中,管理層總是強調“市場化發股”,而在ST股問題上監管層又大力干預市場。這種衝突,其實是監管思路混亂的一種反映。

熱詞:

  • ST股
  • 皮海洲
  • 跌停板
  • 徵求意見稿
  • 新政
  • 受難日
  • 風險警示
  • 慎行
  • 上交所
  • 風險揭示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