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推動大小非減持資金場內循環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28日 03:2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證券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瀋陽 丁寧

  A股市場連續下挫明顯受到行業景氣低迷、公司成本上升、資産減值“三座大山”的壓迫。筆者認為,面對不斷失血的A股市場,如果讓大小非減持之後的兌現資金繼續在A股場內持續循環,或許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A股市場生態環境。

  自從股改完成並實現全流通之後,A股向成熟市場邁進一步。為避免與歷史車輪相悖而行,因此不能剝奪大小非的減持權力。而在當前市場背景下不得不正視的問題是,大小非減持兌現也意味著A股市場不斷失血。有鋻於此,筆者認為,允許大小非減持兌現,但讓其仍在場內循環,應該是一舉兩得的方案。

  大小非減持兌現之後,獲得的資金不可提現,而只允許其繼續購買A股市場的股票或股票型基金。這樣就間接堵住A股失血的一大源頭,從而讓場內資金不再因為大小非減持而迅速較少。同時,大小非減持後的兌現資金可根據風險偏好進行投資。如果風險偏好低,自然會投資股息率接近或超過銀行定期存款的藍籌股,這也符合管理層一直倡導的價值投資理念。如果風險偏好高,則可更激進地選擇成長股和概念股。

  由於大小非資金的天然屬性,在選擇股票時會考慮投資標的的減持壓力問題,從而優中選優,並進一步遏制“炒新”、“炒小”、“炒差”等現象,使A股市場進一步走向更為成熟理性的階段。

  除此之外,如果從換位思考的角度分析,市場中的很大一部分“小非”,其實都是職工股。這部分群體往往缺乏成熟的投資經驗,所以讓其精選個股似乎有些勉為其難。此時便可倡導這一群體投資購買指數型基金。諸如滬深300這樣的指數型基金,甚至還可以跑贏同期的上證指數大盤。因此,即便是市場中的弱勢群體,面對此類投資標的時,也絕對要比投資個股安全穩妥。

  據筆者了解,一些企業在進行IPO上市宣傳時會突出公司的優良業績,甚至宣稱要做“百年企業”。但有的公司股票上市後就出現董事長辭職退休,並等待解禁之後全面減持的新聞。如果建立場內循環機制,則在很大程度上可改變這一現象。

  場內循環機制雖然不能只進不出,但也必須建立短期兌現抽重稅的退出機制。無論大小非持有的是自家股票還是別家股票甚至是股票基金,如果大小非的原有公司上市時間不滿一年,則絕對不允許提現。滿一年之後,在滿十年之前,則可以針對提現進行一定比例的個稅徵收。由此,場內的大小非將會進行更為理性的自我博弈。從而在熊市期間減少提現,起到提振市場的作用。

  筆者認為,如果能針對大小非減持資金建立較為完善的場內循環機制,則必然會對A股市場的失血問題産生積極影響。再加上投資標的的不斷改善,甚至還會成為A股市場中價值投資的一股重要推動力。

熱詞:

  • 大小非
  • 減持
  • 指數型基金
  • 股票型基金
  • 精選個股
  • A股市場
  • 股票基金
  • 全流通
  • 提現
  • 小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