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馬存伍:校際差距大正是“擇校熱”的根源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27日 15:4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荊楚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上周,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題客調查網和民意中國網,對10180人進行的調查顯示,82.3%的受訪者直言當前中小學校際差異大,其中33.7%的人認為“非常大”,48.7%的人覺得“比較大”。受訪者中,45.7%的人是家長,11.8%的人是教育工作者。(7月26日《中國青年報》)

  其實,不用去看具體的調查報告,單憑生活經驗,我們也能感受到當前中小學校際差異極大。畢竟,對每一位家長來説,誰不知道自己生活的城市、地區裏,哪所學校質量過硬哪所學校不堪一提?

  既然校際差距客觀存在,那麼,在子女入學時,家長們必然看重那些擁有優質教育資源的名校,而輕視教學質量差的弱樣;在此境況下,擇校也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為了讓子女進入心儀的名校,家長們便“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千方百計拉關係找門路,爭先恐後地將子女往名校裏塞。如此一來,“擇校大戰”越來越熱,家長的負擔也越來越重;相應地,學校之間的“馬太效應”也日漸明顯——名校的學生多得收不了,而弱校卻招不夠人。除此之外,學生的負擔也不容小覷。為了享受優質的教育資源,許多學生捨棄了家門口的學校,轉投離家很遠的名校;結果,他們每天花在路上的時間就高得驚人,他們的睡眠、休息等時間相應受到擠壓,負擔也就隨之加大。

  不難看出,“擇校熱”存在著輕大的負面影響;正因為此,許多地方都一再頒布“禁擇令”,要求學生不能擇校,學校不能舉行相關測試。但禁令之下,“擇校熱”非但不曾消退,反而越來越熱。原因無它,“禁擇令”治標不治本,只要校際差距客觀存在,“擇校熱”就會一直持續下去;事實上,校際差距大正是“擇校熱”的根源。

  反過來説,若是每所學校的綜合水準相差不多、若是每所學校的教學質量相差不大,那麼,家長根本就不會再為“擇校”而煩心,就近入學就會成為家長的自覺選擇。由此可見,要想改變“擇校熱”的現狀,最根本的做法就是均衡教育資源,縮小校際差距。

  而在筆者看來,要想實現這一目的,就需要從兩方面著手。一是加強對弱校的投入,使弱校的硬體設施能夠大幅提升,達到與名校持平的水平;與此同時,還要給弱校教師提供更大的成長空間,比如,給予弱校老師更加的培訓與進修的機會,以此提高他們的教學水平。二是加大教師的流動性,多讓名校的名師到弱校來任教,讓名師在具體的教學活動帶動弱校的教師,提高他們的教學能力。當然了,現實生活中,一些名校為保護自身優勢,不願意讓名師流動。針對這種現象,政府就應當出臺相應的政策,打破名校對名師的壟斷,讓名師流動起來,以期帶出更多的名師。

  倘能如此,校際之間的差距將會越來越小,“擇校熱”的難題也就迎刃而解。

  稿源:荊楚網

熱詞:

  • 擇校熱
  • 校際差異
  • 名校
  • 家長
  • 學校
  • 名師
  • 禁擇令
  • 優質教育資源
  • 馬太效應
  • 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