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將擇校納入理性軌道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16日 02:1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京華時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今年起,浙江將全面推行義務教育中小學“陽光招生”。浙江省教育廳負責人表示,浙江公辦中小學擇校率堅決要降到5%以下,多餘學額通過搖號確定招生名單;錄取學生信息要在網上公佈。同時重拳治理擇校亂收費,堅決落實公辦中小學擇校與收費完全脫鉤的規定,“這意味著擇校費今後將在浙江徹底退出歷史舞臺”(中國青年報2月8日)。

  應該説,浙江降低擇校率的做法,是比較靠譜的。因為既然無法杜絕擇校,就不如承認擇校在一定程度上的存在。浙江的基本做法是“公辦不擇校、擇校到民辦”。然而這一做法,卻遭到浙江本地家長和網友的質疑。具體包括:擇校率下降固然好,但只要校際差異存在,就可能有其他形式的擇校,比如購買學區房,這給家庭帶來的壓力更大;搖號能真正做到透明嗎?公佈學生的信息,會不會帶來信息安全問題?

  對於家長和網友的質疑,需要理性看待。筆者認為,推進義務教育均衡是長期性的任務,政府部門只有努力增大教育投入、轉變教育資源配置模式,縮小區域、城鄉和校際差異,才能剷除“擇校熱”存在的基礎。

  家長擔心信息公開會帶來安全問題,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不公開信息,又怎樣讓社會監督呢?解決這一問題,需要建立政府、學校和家長的協商機制。從浙江的做法看,目前缺少這一過程。

  推進義務教育均衡和規範擇校,在治理擇校熱中缺一不可,如果不推進均衡,縮小差異,規範擇校就沒有基礎。如果縱容“權力擇校”、“金錢擇校”亂象,則敗壞教育風氣、增加學生負擔,且保護擇校利益鏈。在家長、社會公眾參與的教育決策中,如果能明確政府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的責任,確定義務教育均衡的任務和時間節點,讓各學校的辦學質量差距明顯縮小,同時,在這一過程中,用家長信任的方式,實施小比例的擇校,這就將緩解擇校熱,將擇校納入理性軌道。

  作者:熊丙奇

熱詞:

  • 教育決策
  • 擇校費
  • 家長
  • 浙江省教育廳
  • 擇校熱
  • 義務教育
  • 校際差異
  • 公辦中小學
  • 辦學質量
  • 學生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