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人民日報:廣州汽車限購有沒有道理?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12日 16:2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新聞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6月30日21時,廣州宣佈對中小型客車進行配額管理,再次引起人們對汽車限購的質疑。

  眾所週知,限購的目的是控制汽車保有量,緩解城市交通擁堵、空氣和噪音污染、停車佔地等問題,其出發點是好的。限購管用嗎?上海拍賣牌照,是用經濟杠桿限購,已經堅持多年;北京去年開始搖號限購,官方用數據證明此舉有效;貴陽也于去年開始限購,現在還沒聽説要取消。

  有人説限購不能從根本上解決汽車帶來的問題,這話也沒錯。所謂從根本上解決,意思是要治本,限購確實不是治本之策。

  實際上,無論哪一種辦法,如果只是單打獨鬥,都難以治本,只有多種措施配套,共同發力,才能收到明顯效果。

  相比發達國家,汽車給中國城市帶來的問題恰似“病來如山倒”。國外汽車發展有100多年的歷史,其城市規劃和交通管理水平、公共交通的發達程度、嚴格的汽車排放標準、人們遵章守紀的意識,在汽車數量的增長中經過長期的磨合,達到了一種相對和諧。

  而中國的汽車保有量在近10年來迅猛增長,大多數城市欠賬過多,其城市規劃、道路建設、交通管理等種種“硬體”還不夠硬,人們對汽車文明的認知這一“軟體”還太軟,各方面還沒有做好保障大量汽車順利出行和減緩污染的準備。

  解決中國城市的交通問題,更像“病去如抽絲”。既要有耐心,也要嘗試各種辦法。各個城市也正在採用多種辦法治這個病。目前汽車限購只在幾個大城市實施,限購也只是限制了一部分人的購車需求,並沒有完全不讓人們買車。

  應該看到,限購了不一定立竿見影,不限購情況更糟。這是一項無奈之舉,卻非因噎廢食。因噎廢食講的是因為吃飯噎住,索性連飯也不吃了。常識告訴我們,吃飯之所以噎著,不是吃得太快,就是一口吃得太多,要想不噎,必須慢點吃,小口吃;萬一噎住,還只能忍住饑饞,暫時不吃飯。從全局的角度看,汽車限購就是讓大家慢點吃、小口吃。

  限購令確實讓許多人不高興。想買車的人認為此舉剝奪了他享受現代生活的權利,跟有車族相比顯然不公平,而且首先應該限制公車,否則也不公平。涉及面廣的汽車産業從業者也不高興,指責此舉限制了發展。種種不高興都基於自己的角度,説起來也都有理有據。

  限購符合改善城市人居環境這一大道理,質疑和反對限購的人又有各自的小道理。是小道理服從大道理,還是大道理服從小道理?

  服從小道理,取消限購,汽車保有量和車流量必然快速增長,汽柴油的消耗和尾氣排放量隨之上漲,而公共交通包括道路建設、城市規劃、治污舉措以及全社會的交通文明意識,很難與之同步配套,問題將變得更加複雜。

  服從大道理,堅持限購,汽車數量增長變緩,卻帶來公平欠缺、汽車産業發展受限等問題。解決這些問題,不能否定限購,應該採取配套措施,盡可能減少其副作用。

  這就需要不斷完善限購政策,加快發展公共交通,最大程度地保障未購車人的權益。加大公車使用的改革力度,通過限行、提高中心車區停車費等手段,增加開車人的出行成本,體現社會平等。汽車産業的發展也要考慮我國的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制訂科學合理的産銷戰略,不能老是想著大幹快上。

  限購帶來的問題,比不限購的問題要小得多,兩害相權取其輕,限購是理性的選擇。

熱詞:

  • 汽車保有量
  • 汽車數量
  • 汽車排放標準
  • 廣州汽車
  • 汽車發展
  • 硬體
  • 軟體
  • 小道理
  • 此舉
  • 買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