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統籌公平與效率時不我待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09日 09:5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經濟週刊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近期召開的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七次會議首次審議《勞動合同法》修正案草案,各界對於該項修法關注的重點,主要集中在整治違規濫用勞務派遣。

  勞資雙方基於各自利益取向,就此展開激烈博弈,這是完全可以預見的局面。原因很簡單,有調查顯示,2010年全國勞務派遣用工數量已急速膨脹至6000萬人左右,佔到職工總數16%,有這種既深且廣的利益關涉,關注度自然不斷放大。

  濫用勞務派遣顯失公平自不待言,然而解決這個問題的難點,除了上文所述既得利益者的阻撓,更在於導致既得利益者得以坐大的集體行為困境。具體來説就是:一個過度自由、過度強調僱主權利的勞動力市場固然不足取,但一個過度規制、過度強調僱員權利的勞動力市場同樣不利於經濟成長,其最終結果,反而會損害到僱員利益。

  解決行為困境的紙上談兵甚為輕易,無外乎“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但在實踐層面,中間平衡點如何設置尚無定論。譬如2008年1月1日起頒布實施的現行《勞動合同法》,圍繞其中“無固定期限合約”等規定,不只資方頻頻反彈,就連相對中立的學界人士同樣不乏反對聲音。更不用説,本當身為勞動法護法者的地方政府也有部分淺嘗輒止,很快就以國際金融危機不利影響為託詞,選擇性放寬勞動法尺度。

  中國三十多年改革開放實踐表明,在兼顧公平的前提下,效率優先更為突出地體現在了這一歷程中,而這,對於打破計劃經濟的桎梏,探索全面開放的路徑,構建未來發展的基礎,發揮了極其顯著的作用。

  然而,曾經有效的發展戰略未必總是行之有效。2011年,中國人均GDP已經突破5000美元,參照國際經驗,使各經濟體賴以從低收入經濟體成長為中等收入經濟體的戰略,對於它們向高收入經濟體攀升是不能重復使用的。因此,已經逼近中低收入國家人均GDP上限的中國,需要著手謀劃如何避開近在眼前的“中等收入陷阱”。

  撇開政治考量,單以經濟視角來看,如果任由同工同酬都無法保障的“效率優先”思路持續主宰,那麼,它所假托的GDP增長只能越來越顯著地表現為一部分人口福利高增長,另一部分人口福利低增長甚至無增長。而按照簡單的邊際效應遞減原理就可推知,這種有欠公平的整體經濟“高效”增長,其對內需的拉動作用卻又必定是低效率的,因此,其本身的持續動力亦會很成問題。

  綱舉才能目張。眼下,包括勞動法修法爭議在內的中國經濟社會深層次矛盾淺表化,聲聲呼喚著統籌公平與效率時不我待。因為只有更為強調讓13億國人共同參與發展的機會,共同分享發展的成果,中國這艘巨輪才能在建設和諧社會的航道上排除一切干擾,持續向前行進。

  讀完這篇文章後,您心情如何?

熱詞:

  • 效率優先
  • 勞動合同法
  • 公平與效率
  • 經濟體
  • 勞務派遣
  • 人均GDP
  • 勞動力市場
  • 實踐層面
  • 經濟成長
  • 無固定期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