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社評】讓數字更有説服力,還得使人“知其所以然”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05日 03:1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工網-工人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近日,一個統計數字引發了諸多討論和質疑據7月2日《人民日報》報道,財政部一位副部長透露,我國政府採購規模由2002年的1009億元增加到2011年的1.13萬億元,10年間增長了10倍,累計節約財政資金6600多億元。政府採購政策功能實現重大突破,豐富了財政調控的方式和手段。

  6600億元,絕不是個小數目。但有人提出疑問,政府採購節約了6600億元是依據什麼標準算出來的?

  政府採購可謂近年來公眾關心的焦點話題之一,爆出的新聞也不少,什麼採購蘋果iTouch當優盤、採購數千元的戶外衝鋒衣當工作服、採購豪車當座駕,空殼公司屢屢中標政府採購項目之類,給公眾的總體感覺是,不少政府採購等於天價採購,“只買貴的不選對的”,貓膩多,水分大。在這樣的背景下,説政府採購10年來節約了6600億元,自然讓人在心中打個問號。

  今年是《政府採購法》頒行10週年。10年來,這部法律對於規範政府採購行為、推動政府財政支出改革、改善公共資源交易鬆散的局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有關部門在這個時間點上公佈節約了6600億元,就是用數字説明成績,證明法律的效果。那麼,為什麼有人對此不買賬呢?是公眾啥都不信、啥都質疑?還是另有原因?

  不可否認,近年來在政府信息公開方面,從中央到地方都做了很多努力,公眾的知情權、參與權等也得到了更好的保障和提升。但同樣不可否認的是,不少時候,有關信息的公開並不解渴,尤其牽涉一些統計數據,還停留在簡單公開、信息不足的階段。

  比如此前,不少地方公開的職工年平均收入同比增長了多少之類的統計數據,往往是一經發佈即遭集體“吐槽”“我可沒收入這麼多”、“拉低了平均線”、“被增長、被提高”等。再比如,有關空氣質量、藍天數量之類的統計也往往與公眾的直觀感受相差較大,每每發佈都難逃一番質疑。面對質疑,有的發佈機關會出來解釋採取的是什麼統計方法、統計的範圍和標準是什麼等等,有的則不予理睬。

  統計部門和發佈信息的部門可能覺得委屈,覺得不管公佈什麼,公眾都會質疑。實際上,造成公眾習慣性質疑的因素很多,比較關鍵的一條是有關部門不懂得怎樣去發佈數字信息,不掌握公眾的知情心理。説節約了6600億元,説完成了300多個“藍天”任務,總得説説是怎麼節約出來的、怎麼計算出來的吧?很多時候,光説結果是遠遠不夠的,尤其是那些看起來很美的結果。一方面,有關部門沒有意識到公眾會對一些統計數字如此敏感和關注,低估了人們的參與熱情。另一方面,有關部門可能覺得解釋數字的來源和統計方法是很專業的事,三言兩語説不清楚,百姓也聽不懂,這也低估了公眾的理解能力。

  其實,公眾的要求並不高,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既想知道數字是多少,也想知道數字的科學出處。所以,相關部門公佈統計數字就要拿出一本明白賬,準備得更充分些,把統計範圍、統計方法説清楚,別天然地認為公眾不關心、聽不懂,別讓公眾像擠牙膏似的一點一點往前推,一個數字來來回回扯好幾個月,更別信口開河,把統計數字當成金子往自己臉上貼。

  政府部門的公信力不是一天建成的,關注數字背後糾結的民意關切和焦慮,一切以實事求是、準確科學為前提,這個要求並不過分。

熱詞:

  • iTouch
  • 數字信息
  • 藍天
  • 吐槽
  • 社評
  • 人民日報
  • 政府採購法
  • 參與權
  • 平均線
  • 功能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