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醫改不是減少政府投入,是財政花錢買機制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03日 04:0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工網-工人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本報北京7月2日電(記者姬薇)北京市醫改辦和北京市醫管局今天在友誼醫院召開媒體會,通報了友誼醫院昨天實行醫藥分開首日的門診情況。數據顯示,昨天在友誼醫院就診的北京市醫保患者次均費用下降了10%,次均藥費人均減少59.9元。醫保患者自付部分從123.78元下降到98.44元,下降20.5%。

  北京市醫改辦主任韓曉芳表示,從昨天友誼醫院試點第一天的數據情況和之前的測算看,實行醫藥分開對北京市醫保患者來説是實惠的,但也不排除一些看專家號的患者會增加負擔。

  韓曉芳解釋説,按照保基本的原則,佔門診量80%以上的普通門診醫保患者,在實行醫藥分開後,每診次個人只需要支出2元,比之前掛號費加診療費直接減少支出1元,加上取消藥品加成帶來的實惠,每診次支出平均減少11.45元。北京市平均醫保覆蓋率超過96%,所以絕大多數市民看病時減負效果明顯。

  韓曉芳強調,社會各界對於醫改不要只算經濟賬,更要重視便利賬和健康賬。“這次改革的一個目的是引導患者合理用醫,騰出更多的專家給更需要專家的患者看病。如果在經濟杠桿達到一定量的情況下,減少大量普通患者佔用專家資源的現象,專家號供需緊張的情況就會緩解。這是便利賬。”

  而健康賬更重要。“通過醫藥分開改革,希望從機制上遏制大處方過度用藥的問題。大處方過度用藥對人的傷害是很嚴重的,甚至是對我們民族的健康都有影響。”韓曉芳説。

  對於一些人認為取消藥品加成、實行醫事服務費是因為“政府不想投入”的説法,韓曉芳回應稱:“此次改革是為了讓老百姓得實惠,醫務人員受鼓舞,醫院發展有活力。政府加大了投入,而不是減少投入。”

  她表示,醫改3年來,政府支出換了方式,變為花錢買機制。“過去按人頭補是不科學的,現在對政策性虧損的補貼是與醫院的服務效益、服務量、績效考核的結果挂鉤,公益性實現得好,醫院就補得多;實現得不好,醫院就會受損失。所以財政補貼會激勵醫院為老百姓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務。”

  據悉,北京將逐步擴大醫藥分開的試點範圍。根據公立醫院改革試點方案,在友誼醫院、朝陽醫院、兒童醫院試點落實公立醫院獨立法人地位,在5家試點醫院進行財政價格補償調控機制改革試點,繼續推動落實基本醫療保險門診和住院費用總額預付制,控制大型醫院建設規模和大型設備購置。

  作者:姬薇

熱詞:

  • 醫改
  • 患者
  • 政府支出
  • 醫保
  • 友誼醫院
  • 大處方
  • 專家號
  • 看病
  • 用藥
  • 公立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