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評論:汽車限購,決策別讓公眾缺位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02日 10:5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渤海早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廣州市6月30日晚宣佈,對全市中小客車試行總量控制管理,年增量配額為12萬輛,試行期為一年。7月1日零時起,廣州將暫停辦理中小客車的註冊及轉移登記,後續各個月度平均分配增量配額,購車須申請取得配置指標。(據7月1日《京華時報》報道)

  6月30日晚拋出限購令,7月1日即施行,如此突然,讓人錯愕。儘管其推行背景,是擁有1600萬實際人口的廣州面臨機動車高速增長的嚴峻形勢——至今年5月,全市機動車保有量240.5萬輛,年均增長率達19.0%;人均每月擁堵成本達到265.9元——機動車快速增長和過度使用給大氣環境、交通運行帶來一系列問題,限購無可厚非,但一項事關1600萬市民的公共政策出臺得如此突然,有欠妥當。

  制定公共政策不能閉門造車,應滿足公眾的知情、參與、表達和監督等各項權利。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賈西津認為,公民參與是公共政策的核心內容,公民已經不僅僅滿足於被動地認可和接受政府的公共政策方案,而是強烈地要求向公共政策系統表達自己的意願,使公共政策能夠更充分地代表自己的利益。作為一項公共政策的限購令,關係到公民的切身利益,公民不乏參與熱情,而現如今突然推出限牌令,讓人措手不及,無疑是對公民的不尊重。

  公共政策離不了公民參與。一方面,公民的廣泛參與可減少政策上的流弊與個人的私欲,進而確保一個更可行及公平的決策。另一方面,公民參與決策,可以降低執行時的阻力,有利於政策的有效執行。究其原因,通過群體參與而得出的成果,基本上都是大多數人願意接受,且群眾基本上都對事件有了認識,了解到政策的關鍵所在,加上個人對政策的親切感,相信政策更易施行。遺憾的是,限牌令似乎並未為公民提供參與的舞臺,政策今天告知公眾,明天就施行,哪有公眾參與的影子?

  耐人尋味的是,2006年,時任廣州市市長張廣寧明確表示,“廣州不會限制小汽車上牌,因為根本限制不住。你不給上,市民到附近城市去上,再把車開回來,廣州道路資源一樣被佔用,還白白丟了稅收。”數年過去,限牌令突然出臺,令人費解。當然,此一時彼一時,以前不限牌不意味著現在不限牌,再説主政者也發生了變化,問題在於,施政思路可以調整,公共政策可以變化,但應該讓公民充分參與。

  改善大氣環境,解決交通擁堵,限牌不是最佳選擇,也不能成為唯一選項。限牌雖然見效快,但有懶政之嫌,不廣泛徵求民意、不充分論證,這是另一種懶政。只求效果、撇開民意的懶政可以休矣。(文/秦淮川)

熱詞:

  • 限牌
  • 公共政策
  • 公民參與
  • 京華時報
  • 公眾參與
  • 決策
  • 轉移登記
  • 大氣環境
  • 缺位
  • 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