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版署鼓勵民資參與文化出版 民營書商瓶頸待解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02日 08:2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文化出版業開始向民資“拋繡球”。

  6月28日,新聞出版總署在官方網站發佈《關於支持民間資本參與出版經營活動的實施細則》(下稱“細則”),支持民間資本投資參股報刊出版單位的發行、廣告等業務,鼓勵民資參與“走出去”出版經營,從事圖書、報紙、期刊、音像製品、電子出版物等出版産品的出口業務,到境外建社建站、辦報辦刊、開廠開店等出版發行業務。支持民資文化企業,以選題策劃、內容提供、項目合作、作為國有出版企業一個部門等方式,參與科技、財經、教輔等專業圖書出版經營活動。

  “出版行業近幾年才逐漸對民營資本試探性地放開,這一次更多的是將渠道向民資放開。”北京世紀文景文化傳播公司副總經理王蕾昨天接受《第一財經日報》採訪時表示。

  因此,在不少民營文化企業眼中,細則的“明確支持民間資本在黨報黨刊出版單位實行采編與經營‘兩分開’後,在報刊出版單位國有資本控股51%以上的前提下,投資參股報刊出版單位的發行、廣告等業務”這規定尤其具有突破性。

  北京博采雅集文化傳媒有限公司運營總監馬光磊認為,黨報有其固有的影響力,此次發行和廣告的開放,將引來很多民營企業趨之若鶩。

  根據公開資料,截至2011年底,我國新聞出版行業上市公司達到49家,實現融資2000多億元人民幣。但民營出版企業日子卻並不好過。

  中國出版科學研究所公佈的《2010中國民營書業發展年度報告》顯示,隨著近年來我國中小學生的就讀人數逐年減少,不少民營書業企業賴以生存的教輔市場已基本飽和。大眾出版物的競爭更是白熱化,新産品難以立足。

  馬光磊所在的公司註冊資金500萬,年出版圖書品種80種以上。公司推出的《當年華未曾老去》曾在西單圖書大廈兩個月銷量前十,《第四種權力:一個記者的暗訪生涯》一在噹噹上市銷量就進入前十。

  即便如此,他還是用“非常艱難”來形容民資在行業的處境。他説,前幾年出版行業改制後,大型傳媒集團開始收購做得好的民營圖書公司,表面看來民營公司有了靠山,得到了投資,但實際工作中,選題、經營方式受到了牽制。

  “更讓人糾結的在於民營出版企業沒有書號,沒有出版權。”馬光磊説,出版一本書,民營公司需要支付給出版社10000元到15000元不等的費用購買書號,而這項“書號管理費”讓企業多出了20%的成本。

  “民營企業獲取的發行渠道也相對有限,同類圖書在新華書店發行,要多出了10%的渠道費用。”馬光磊還説。

熱詞:

  • 民資
  • 出版企業
  • 出版行業
  • 文化企業
  • 文化傳媒
  • 文化傳播公司
  • 細則
  • 報刊出版
  • 書號
  • 書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