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網論:破解“加課熱”關鍵還在中高考考什麼

發佈時間:2012年06月25日 14:3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民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新民網論】市教科院普教所對本市33所中小學調查後發現,上海中小學生每週實際上課時間要比市教委制定的課程計劃約多8-9節,相當於一天課時,各年級每天平均都超出1節課以上,其中語文課超出最多,名校加課更多。

  如此多的中小學在給孩子們加課,甚至不惜違背政府主管部門規定,當然是學校“理性選擇”的結果,因為相比之下升學率更關乎校長和教師的利益。當下的中高考多年沿用標準化考題,為防猜題,知識點只能越考越偏,題型也越來越冷門,各校當然只好跟著把死記硬背的範圍不斷擴大,把盡可能多的題型做全,以求提高升學率。至於犧牲孩子的學習興趣和健康,那都是“必須付出的代價”。

  顯然,要走出這樣的加課怪圈,僅僅靠規定是沒有用處的,而是要從中高考這個根源問題上下手,讓中高考從考背功轉向考創造力、思辨力,如此一來,加課背書做題就失去了意義,才能讓中小學們給孩子更多機會去接觸社會,去學會探究和創新。

  近日,有學者在微博上透露了今年法國高考的哲學考題,考試總共4個小時,就一特定題目撰寫論文,沒有標準答案。題目包括:所有的信仰都與理性相悖嗎,沒有國家我們是否會更自由?等等。網友們評論説:“獨立的思想就是這樣培養的”,“法國高考值得我國借鑒,他們主張發散性思維,比死記硬背的“填鴨式”教育強太多。”試想,如果這樣的題目成為中高考的主流,重點考核孩子們的理解和思考,而不是簡單的知識點的堆積,學校當然就不能再靠題海戰術來投機。

  有的學生和家長會問,沒了標準答案,現有的中高考還能不能“保證公平”?會不會因為閱卷老師本身缺乏思辨能力,而讓真正有獨到見解的孩子反而得了低分甚至零分?

  這就需要中高考不僅在考試內容上創新,同時也在考試形式上同步創新。比如借鑒美國SAT考試的經驗,考生可以一年參加多次,以其中考的最好的成績去申請高校入學資格。這樣既可避免一考定終身造成的人為緊張,也可以避免個別有偏見閱卷老師的錯判,使非標準答案考試依然保持其公平性。

  教育公平是全社會共同追求的理想,而不是逃避改革者的擋箭牌,教育公平與素質教育也完全可以兼得,如果我們連這點創造力都沒有,就沒有資格來考學生。希望中高考決策者儘早走出原有的思維定勢,讓這根寶貴的指揮棒真正變成智慧棒,推動校長們把人文關懷、獨立思考能力、創新力教給孩子們,而不是把孩子訓練成死記硬背、高分低能的“學習機器”。(新民網評論員)

熱詞:

  • 中高考
  • 教育公平
  • 題海戰術
  • 孩子
  • 死記硬背
  • 題型
  • 理性選擇
  • 填鴨式
  • 考試形式
  • 標準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