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食品安全危機不除,政府監管就難辭其咎

發佈時間:2012年06月19日 04:3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6月15日,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研究員陳君石接受新京報採訪表示,很多人把所有的食品安全問題全部歸因于政府監管失職,這是不全面的。食品安全是(企業)生産出來的,不是政府監管出來的。近些年,我始終強調食品安全的第一責任人是企業,如果企業不講誠信,政府投入再大人力物力,也監管不過來,而目前的社會輿論是任何事情都該由政府負全部的責任。(6月18日《新京報》)

  陳院士所言也並非一無是處。如果企業講誠信,把食品安全放在心上,我們就不會為食品安全危機擔驚受怕了。可這樣一來,政府監管部門還有存在的必要嗎?這種觀點也未免太理想化了吧。現實是,有些食品企業有人味,有良知,但是,還有相當數量的食品企業良心被狗吃了,它們身上已經不流淌道德血液了,為了降低生産成本,追逐利潤最大化,它們什麼缺德事都敢幹,不惜鋌而走險。在這種情況下,政府監管部門不管行嗎?寄希望於企業,是烏托邦性質的理想化看法,很不現實,只能讓人理解為政府監管部門不作為的推辭,只能招罵!這樣的政府還是百姓的“公僕”嗎?納稅人的錢養這樣的政府有何用?

  必須看到,在企業面前,消費者的力量是弱的、分散的,根本不具有與企業博弈的實力。政府代表著消費者的利益,具有與企業抗衡的強勢,這也是強調政府監管的一個重要理由。事實表明:各地發生的食品安全事件,背後都有政府監管部門不作為的影子。只要政府監管部門重視起來,動真碰硬,食品安全事件的發生就會少一些。試想,如果政府監管的手段很強悍,對那些不良企業該關門的關門,該罰的就罰他個傾家蕩産,那些不良企業還敢屢教不改、前赴後繼嗎?

  陳院士説的管不過來的情況確實存在。然而,管不過來暴露的是監管方式不科學、需要改進的問題,不是政府監管部門不作為的理由。我們現在的監管大量沿襲傳統落後的方式,肯定監管不過來,必須考慮採用現代高科技手段來解決管不過來的問題。況且,現在更為突出的問題,不是政府部門管了,管不過來了,而是管得不夠,相互推諉,能不管就不管,甚至官企勾結,權力尋租,當“保護傘”。

熱詞:

  • 政府監管
  • 食品安全問題
  • 監管部門
  • 監管方式
  • 食品企業
  • 不作為
  • 公僕
  • 新京報
  • 全面的
  • 疾病預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