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短命建築”與“紙上追責”

發佈時間:2012年06月06日 09:1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四川新聞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奚旭初

  建設投入約8億元,使用壽命卻不到10年——6月3日,瀋陽綠島體育中心被爆破拆除。據瀋陽媒體報道,這座曾經是亞洲最大的室內足球場被拆除的原因是使用率不高。(6月5日《中國青年報》)

  媒體曾有報道,瀋陽一個76歲的老人,幾年來四處追著看建築爆破現場,他想把“老瀋陽的背影留在腦海裏”。2007年2月,他目睹了瀋陽五里河體育場“夭折”在18歲。2009年2月,他看著15歲的瀋陽夏宮變成一堆廢墟。2011年4月,他又目睹了年僅23歲的遼寧省科技館6秒鐘與人世“永別”。今年不到10歲的綠島體育中心成為虛墟,不知這個老人是否看到?從“23歲”、“18歲”、“15歲”,到10年就“夭折”,瀋陽的“短命建築”壽命越來越短。而人們也不知道“短命建築名單”還有多長?

  瀋陽的情形,其實也是更多地方的縮影。資料顯示,國內建築平均壽命僅有25-30年。在不少城市,“爺爺的”已經基本拆光,“爸爸的”也拆剩無幾了,現在的一個“拆”字,其實都是“自己拆自己”了。當初建設這些“短命建築”,難道沒有論證?這一問其實多餘。哪個項目在建設之前會沒有論證?問題是這些“怪胎”在拿出來“論證”的時候,其實早已拍板定局,請來專家“各抒已見”,不過是走一個過場。

  上馬時迫不及待,建成後棄為累贅。建造時的理由花團錦簇,拆除時的理由萬紫千紅,一樣的無瑕可擊,總之是當初不建不行,現在不拆不行。其實,有些項目從上馬之初就註定了沒有未來,但對種種風險和隱患,拍板者在決策之初卻視而不見,心存僥倖。反復折騰凸現了城市規劃的混亂,城市規劃今年做明年改,紙上畫城市,定位想當然——城市換了領導,規劃跟著換。同一任領導心血來潮,重做規劃也常見。

  老百姓一針見血地説,要是折騰的是官員自己的錢,他們還會這樣糟蹋嗎?這話很簡單,卻又很深刻。在不受約束的權力加入到城市規劃、城市建設之中以後,建築物的模樣長相、壽命幾何,更多地成了地方官員個人的好惡取捨,那麼一切拆建折騰,都是無可避免的。而要真正杜絕折騰,就是要讓熱衷於折騰的官員為之付出代價——沽名釣譽的成本高到了不但邀不了功激不了賞,相反要身敗名裂,那麼恐怕誰逼著他搞他也不會搞了。可惜的責任追究機制今天更多仍處於紙上談兵的層面。雖然現有制度明確規定要追究“敗家子工程”的責任,但如何追究,誰來追究,這些都語焉不詳,責任追究成為一句空話。讓責任追究制度真正落到實處,誰還敢將決策當兒戲?否則,“短命建築”恐怕就會沒有“最短”,只有“更短”。(四川新聞網太陽鳥時評)

  (來源:四川新聞網)

熱詞:

  • 短命建築
  • 18歲
  • 23歲
  • 15歲
  • 永別
  • 怪胎
  • 夭折
  • 城市規劃
  • 中國青年報
  • 綠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