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幼兒園招生“拼房”折射教育不公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28日 17:3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想上鎮裏公辦幼兒園?“80平方米以上住房,一平方米都不能少”是硬指標。近日廣東佛山一所公辦幼兒園招生,市民遭遇“拼房”門檻。幼兒園和當地教育部門稱:此舉是“優先保障可以買得起80平方米住房的外來工需求”,拼房招生是給外來工“平等機會”。

  黃岐中心幼兒園雖然是大瀝鎮第一個試點“80平方米”新規的幼兒園,但在佛山有類似規定的不止一家,頗具普遍性。這一極其荒唐的招生規定,已經使得無數適齡兒童被無辜地拒之學校大門之外。雖然學校和教育主管部門有種種理由為其行為辯解,但不少網民和專家卻對此提出強烈的質疑,認為把住房面積設立為招生準入門檻的規定歧視了外來工,剝奪了外來工子女享受平等教育的機會。而保障外來工子女公平受教育權利,是流入地政府無可替代的責任和義務,對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入學不設門檻才應是發展的大方向。

  據報道,幼兒教育普遍存在公辦園“稀缺化”、民辦園“兩極化”、優質資源“特權化”、收費“貴族化”等問題。由於供需失衡,各地公辦幼兒園很“吃香”,但受招生數量限制,很多時候家長需托門路、找關係、拼背景。有學者把當前擇校費稱為教育消費價格雙軌制的市場價,認為造成這一行為的根源在於居民收入的普遍提高和社會收入差距的明顯拉大、沉重的就業壓力和勞動就業制度、優質教育資源的短缺以及校際間的教育資源與教育質量差異日益加大等問題。目前,無論是公立還是私立幼兒園,都設有入學門檻,讓外來工子女遭受了不平等待遇。

  所有的公民子弟都有受教育的權利。農民工在所在城市納稅,有權享受國民待遇,享有公民所應該享有的權利,當然也包括其子女平等接受教育的權利。

  入園難問題,很大程度上是公辦園和社會力量辦園比例不當,教育投入比例過低,教育産業化傾向嚴重,這反映出有關部門對學前教育的定位存在問題。長期以來,我國的幼教經費一直只佔整個教育經費支出的1.3%左右。發達國家學前教育經費佔總教育經費支出一般達到3%以上,法國和丹麥分別佔到11.1%和10.6%。而且,我國的農村幼兒園和大部分民辦幼兒園基本上沒有納入公共財政體制。

  筆者以為,國家應當將學前教育納入公共教育服務職能的重要內容,形成以政府辦園為主體、社會積極參與的多元化辦學格局。當務之急是各級政府把學前教育經費納入地方財政預算,提高投入比例,增加公辦幼兒園,以滿足城鄉居民子女的入園需求。

熱詞:

  • 拼房
  • 教育不公
  • 招生數量
  • 幼兒園招生
  • 外來工子女
  • 公共教育服務
  • 子女平等
  • 教育投入
  • 教育消費
  • 教育産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