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羊城晚報:到底是誰“贏在起跑線上”?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28日 16:4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羊城晚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有論者稱公共話題的循環再現,有時也是病理性的。而“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這一論調,大致也可歸入“病理性話題”。日前,針對一項調查中有64.8%的家長表示不知“什麼才是孩子發展的良好方式”,華南師範大學教授麥志強不無憂慮地説,“‘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害了我們一代人”。

  超過六成的家長在孩子發展問題上犯暈,當然無須過於苛責家長,其中委實有著太多對現實的無奈與糾結。畢竟在現實中,“名園→名校→好工作→好生活”似乎已成為孩子發展的“理想模式”和家長們的“共識”。在這種認知主導下,許多孩子從出生開始,甚至尚未出生,就被強行拖入到競爭中。

  但正如麥志強所説,這種競爭其實已陷入一種“虛無的競爭誤區”。因為,一者,所謂“輸贏”,不過是強加於孩子身上的成人社會標準;二者,所謂起跑線,也是個人言人殊的玩意兒。小學、幼兒園、胎教乃至基因,都可算是“起跑線”。不過,有一點或可肯定的是,隨著“起跑線”不斷往前推,瘋狂“拼起跑線”的結果,恐怕將是“拼爹”乃至“拼種族”了。

  真正的教育,顯然不能簡單化為成功學,而應當成為實現個體幸福與個性自由發展的教育,也即英國教育家斯賓塞所説的應當為“完滿生活”而展開。顯然,“完滿生活”,並不只是“輸贏”背後的物質層面,還有尊嚴、道德、自由、人格、美醜、好壞等豐富內涵。特別是,兒童期是孩子身心成長的最重要階段,教育所能成就的最大功德,便是給予孩子一個幸福而又有意義的童年,而非一開始就將成人世界的殘酷競爭過度移植進來。而將兒童視為“一個未來的存在”,既反教育也反人性,自然不利於兒童健康成長。

  無論“贏在起跑線上”,還是“輸在起跑線上”,其實都是偽命題。有的看似“贏在起跑線上”,卻未必能笑到終點,典型者莫過於當年中國科技大學的少年班了。不少曾經的神童,隨著風吹雲散淹沒在歷史的塵埃中。而有的看似“輸在起跑線上”,卻最終“大器晚成”,卓然有成。這樣的例子同樣很多,如愛因斯坦、愛迪生,無不都是早期教育失敗的“典型”,然而誰又能否認他們的成就呢?

  説到底,教育是一個永遠無止境的過程。早期教育只是其中一個環節。儘管不能説它沒有意義,但它絕不是人生成敗的關口。過於迷信“起跑線”,于家長和孩子而言,沒有誰是贏家,反而是受害者———一邊是“輸不起”的壓力如影隨形,一邊是消逝的童年和童心的泯滅;但對於早教機構而言,卻是最大的贏家———畸形的家教理念和“望子成龍”的心態,催生了早教市場的繁榮。

熱詞:

  • 起跑線
  • 家長
  • 贏在起跑線上
  • 共識
  • 輸在起跑線上
  • 完滿生活
  • 理想模式
  • 早教
  • 早期教育
  • 胎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