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1+1 >

《新聞1+1》 20120109 他們都是“小天鵝”!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09日 22:2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CNTV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2 890caf0d1dac4ff0a8a1cc66d97e007a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他們來自一所特殊的打工子弟學校。

    學生 劉慧:這個地方就像鴨子變成天鵝一樣。

    一個航空工程師為什麼要放棄優厚待遇,辭職去當一所打工子弟學校的校長?

    燕京小天鵝學校長 燕兆時:為什麼談到城裏孩子的時候,我們就説北大、清華,談到這些孩子的時候,更多的是什麼?當機工、當廚師,我覺得這個是不對的。

    高水平的全職老師,專業的志願者團隊,目標讓打工子弟同樣能受到高水平的教育。

    志願者:不讓他們輸在起跑線上。

    公益學校,活力魔方,這是一群理想主義者,他們會成功嗎?

    燕兆時的名片: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新聞1+1》今日關注:他們都是“小天鵝”!

    中國網絡電視臺消息:安徒生在他的童話故事裏説了這麼一句話,只要你是白天鵝,哪怕生長在養鴨場裏也沒有關係,但是在現實生活中,一個人要真正成為一隻白天鵝,要看他受過的是什麼樣的教育。在很多人看來,打工子弟他們是不大可能成為白天鵝的,但是卻有這麼一群人他們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把打工子弟變成白天鵝。

    父母在北京賣菜,11歲的魏星宇不僅在這所城市找到了學校,而且食宿費全免,此外他還是這個學校重點培養的繪畫明星。

    記者:你這些素材是從哪積累的?

    燕京小天鵝學校學生 魏星宇:書上面有看了幾遍,然後就會了。

    星宇所在的是一所名叫小天鵝的民辦打工子弟學校,他在挖掘特長生比賽上被發現,並成為重點栽培的一員。2011年,父母本打算讓小星宇回河南老家。

    魏星宇:從一歲的時候來北京,然後就沒回過老家。一個深都不認識,然後我就在老家裏玩了三個月太無聊了,憋得實在不行就畫畫,然後畫了(很多),有好多不行就撕了。

    在老家,星宇一直沒有找到學校,卻等來了北京的燕校長,他説如果不接星宇回來,孩子的繪畫才華可能從此被埋沒。

    字幕提示:2011年9月 資料

    燕京小天鵝學校校長 燕兆時:你也不要有壓力,既使成不了畫家,你説我們搞一些家裝設計,畫一些壁畫,那也不是不錯嗎。

    魏星宇的母親:我以為要學費呢?

    燕兆時:他在我們這上完了以後,明年的時候呢,可能就把那些戶口本、那些證都給他準備好了,然後給他報到區教委,這樣的話按照規定都可以在北京上初中,業餘他仍然還可以接著畫。

    42歲的燕兆時應該是北京打工子弟學校裏最另類的校長,一年半前他還是北京航空所的工程師,經常去一些打工子弟學校支教。去年秋天,他當志願者的這所學校突然面臨關門,燕兆時和幾位志願者商量做出了人生最重要的決定,辭職接手這所學校,併為它取名燕京小天鵝公益學校。

    燕兆時:所以所有很多孩子相當於被誤判,比如説當你把一隻天鵝放到一個鴨子的群裏頭,並且所有的成員的鴨子都對它説,你是一隻鴨子的時候,它就堅信它是只鴨子。那麼這樣的話,就是有很多的學生他是可以發展起來的,但是因為家長和周圍所有的大人把他否定了。

    燕校長説,所謂公益是讓孩子不因家庭苦難失學,為此該校為1/5的孩子減免了學費,此外像星宇這樣的特長學生,除免除學費外還免費住校,週末放學,魏星宇帶我們去了他的家,月租260元的棚戶屋,星宇父親每天淩晨3點就去批發蔬菜,冬天生意不好做,有時只能賣掉一半。

    記者:你以前想過培養他畫畫嗎?

    魏星宇的父親:以前我還真沒想過,如果説燕老師他們不説的話,從開始我就沒想過這個問題。

    也許是學校的關心啟蒙了家長,星宇父母最近第一次帶著孩子去醫院看病,醫生説,星宇的一隻眼因為耽誤了治療接近失明。

    記者:那他自己眼睛看不見沒跟你們説嗎?

    魏星宇的媽媽:他也不懂,他是個小孩兒,我覺得對不起他,5歲前,眼睛還能搶救過來。

    記者:你在這兒生活十幾年,去過北京城裏面嗎?

    魏星宇:沒有。

    記者:從來都沒有嗎?

    魏星宇:嗯。

    魏星宇的媽媽:有時候也沒時間,我不帶他去,他也去不了,一直在菜地裏邊。

    雖然連天安門都沒去過,但繪畫卻給星宇開啟了新的世界。在這裡,有專業的志願者定期指導他畫畫,同樣住校的作家楚老師每天還會給星宇講梵高、莫奈。

    燕京小天鵝學校 志願老師:我們古今中外的繪畫史,所有的大家,基本上沒有出身於富貴的家庭,尤其是繪畫,繪畫它本身是一種工藝,它是一個手藝,從艱難困苦中鍛鍊出來。

    記者:老師為什麼要給你講這些東西呢?

    魏星宇:讓我有信心。

    和星宇一樣被燕校長接回學校還有16歲的謝希慧,因為家庭困難,小希慧在家輟學兩年,被燕校長在家訪時意外發現,接來免費上學。

    燕兆時:我説你願意讀嗎,你要是願意讀你明天就去,然後她就蹲在地上就哭了。

    燕京小天鵝學校學生謝希慧:(這裡讀書是)我自己一生的改變吧,以前什麼都不知道,哪兒都不敢去,現在也都出來了,醜小鴨只要上學也能變成天鵝吧。

    12歲的黃萍萍經常會提出早俠客的請求,因為她要幫家裏去賣菜。黃萍萍家庭貧困,還有弟弟妹妹上學,為了這個家庭,小天鵝減免了姐弟三人的學費。

    燕兆時:談到城裏的孩子的時候,我們就説奧數,劍橋英語,出國,北大,清華,那麼談到這些孩子的時候,我們説得更多的是什麼?當機工,以後當廚師,考中專,考技校,我覺得這個是不對的,我們應該是給他們相同的道路,然後讓他們自己去走。

    學校的努力也得到了北京市海淀區教委的支持。去年,六年級的學生畢業,他們中的不少人都順利升入了北京市公立中學。支持這所學校的還有校長燕兆時的母親。

    燕兆時的母親:買了好多肉,我説你怎麼買這麼多肉?他説一句話,我就什麼沒説。他説媽媽,這孩子不吃肉是不行的。

    一生從事教師職業,對於兒子的行為,母親深深理解。

    燕兆時的母親:他一心想著孩子有學上,那就做吧。

    記者:你完全是自己貼錢,你覺得讓這種模式常態化、長期化需要什麼來維持呢?

    燕兆時:需要有一些社會上的支持,你不管是企業,還是基金會或者是個人,其實當時很痛苦,後來又一個人他就跟我講,他説,他給了我八個字,就是“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董倩:燕兆時為什麼一個人承擔下來這個似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大概是三條:第一個,他説這些孩子等不了。等有一個完美的方案出臺了,這些孩子早就成農民工了。再有一個,就是為什麼要把城裏的孩子和這些孩子區別分開來看,一方面成為城裏的孩子就能夠成為一些人上人,而這些孩子就天生要從事一些人下的工作。再有一個,就是要不能誤判這些孩子。不能説認定了他們,就天生成不了天鵝,只能成為鴨子。那燕兆時在2011年的時候被《中國新聞週刊》評為“影響中國的年度教育人物”,評委給他了一個評價,説他是一個有行動力的理想主義者,我們應該珍視他,因為他珍惜,所以才珍貴,所以我們更應當珍視。那我們來看燕兆時的那些同事們他們也什麼也要在這個學校堅持下來呢?

    字幕提示:2011年12月25日

    2011年12月25日,燕京小天鵝公益學校的孩子們將他們排演的英語話劇帶上首都中心地帶的舞臺。

    學生:天鵝是會飛的嘛,然後給我們學校叫小天鵝,可能是讓我們長大了然後去國外上大學,然後能去更遠的地方。

    學生:老師比原來的學校要好,會把你的教學、你的知識、你的成績提高,就像鴨子變成天鵝一樣。

    讓每一個孩子都相信自己是小天鵝,這是燕校長的教育理念。接受學校後,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為教師漲工資,更換新老師,教師工資由950元一下子提高到2000元。在小天鵝,12名專職主科教師都是本科或專科師範學校畢業。

    燕兆時:凡是來到我這個學校的人,我都跟他老師其實是比書包,比桌子、椅子,比鉛筆盒,比硬體要重要的,就是説桌子、椅子是不好的,其實是沒有什麼太大影響,那假如老師如果是不合格的話,那肯定教不出好的學生。

    給老師漲工資意味著成本增加,加上給很多孩子減免學費,學校入不敷出。為此一直拒絕個人捐助的燕校長也開始接受個人捐助,並到處尋求各界的支持。而在燕兆時的身邊也聚集了一批志同道合的理想主義者,經商的魏來,海歸的王老師,作家楚老師乾脆住在了學校,不要一分錢薪水。

    燕京小天鵝學校 志願老師:首先是一種理想主義,燕老師的理念就是説解決貧困孩子的教學問題,還有貧困老師的工資問題,不讓他們輸在起跑線上,主要是這一點吸引我。

    有了高水平的教師,燕兆時還為小天鵝引進了專業的志願者,如今共有四百多名志願者在小天鵝服務,他們有高校學生,有社會人士。北大外語系畢業的張徵除了教孩子們英語,還為他們排練英語話劇。

    燕京小天鵝學校 志願者張徵:他們的天賦,他們的努力,他們的才華比誰也不差,就希望能夠給他們一個(舞臺),他們生活在算是城市的角落裏、城市邊緣,希望他們有機會登上城市中心的舞臺。

    內科大夫廖順源也是小天鵝的志願者,除了給孩子們上自然課,還為學校義務幫廚。

    燕京小天鵝學校 志願者廖順源:我第一天來的時候他在切肉,他請的大廚沒來,他問你去上課啊還是要來幫我切肉啊?我説我還是幫你切肉吧。

    燕京小學要挺住,這是蘇老師的一篇博客。當我看到我學生的時候,我會時常想念我的女兒。很多人不理解為什麼瀋陽師範大學本科畢業的她會幹這樣一個月薪只有1800元的工作,還把自己兩歲的女兒扔在瀋陽農村成為了留守兒童。

    燕京小天鵝學校 老師 蘇玲:

    因為我也是農村出來的學生,我之前在上學的時候也受過資助,也確實受過資助,然後説是當時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個學校,覺得公益學校,就是説別人給予你施以愛心的同時你也應該去回報這個社會吧,愛心互相傳遞,互相回饋一下。

    字幕提示:春節臨近,蘇老師給遠方的女兒買好了禮物。

    燕京小天鵝學校 老師蘇玲給女兒打電話:寶寶,你直呼媽媽的名字,現在是吧?

    董倩:當我們想辦法去幫助一些打工子弟學校的時候總是想從捐款捐物上想辦法,其實這都錯了,最重要的是要從師資上去替他們想辦法。因為教育的核心是什麼?是老師,老師是教育的靈魂,也是學校的靈魂。當我們看北京民工子弟學校調查報告的時候就發現,這個構成裏面,高中、中師與中師進修、大專主要還是函授,是佔老師的主要構成,不是説他們不好,而是説需要更多高素質的人才。而即便是這樣的一個老師構成的狀況,也時常面臨著一個流動性強,因為他們的收入實在是太低了。那老有一句話説,民不患寡而患不公。這個教育公平是最基本的公平,那面對這樣一個即便是這种老師也經常流失的情況,燕兆時校長在這種殘酷的面前有什麼辦法能留住優質的好的教師呢?聽聽他怎麼説。

    燕兆時:我覺得其實要留住一個好老師還是要給他一個合理的,並且能夠使他正常生活的待遇。從這段時間來看,僅僅靠愛心的話,基本上不能堅持很久的。當時有一個郭老師他是一個全職的志願者,並且他是很堅定的,並且吃了很多苦,可是一年以後他去了鄂爾多斯掙錢了,因為他也需要談戀愛,他也需要成家。這個兩千塊錢其實它是不包括保險的,那肯定是還得再把這個工資往上漲,我們沒有辦法把漲的工資轉嫁給學生。我們現在的一個想法就是説社會幫我們去負擔一些,就是來幫助我們,最後是由國家和政府領導來領導我們和監督。現在幫助學生,你説個人、基金會或者企業也是很多,但是我們可以看到一個特點,大家可能更願意去做一些這種眼前看得到的投入,甚至於説當我們提出園丁計劃以後,有人在網上問,他説我關心孩子,我幹嘛要把錢給老師。

    董倩: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基礎的基礎。那對於這些打工子弟來説,他們能夠改變自己命運的起點就是他們能夠接受跟城裏人一樣的教育。對於打工子弟來説,由於他們父母的流動性大,而且他們上的學經常也面對一種被拆遷的狀態,因此他們經常也處在一種遷移的狀態下。那有沒有可能有這樣一種教育服務,可以讓教育或者説輔導跟著這些孩子走呢?我們繼續關注。

    字幕提示:2011年8月19日

    燕京小天鵝學校學生 殷全軍:那塊就是廚房,旁邊就是小賣部和校長室。

    小新,11歲,父母在京收廢品。去年8月,她所在的新希望學校因拆遷關停,辦起五證後小新被分流到了石油附小,小學四年,小新已經換了三個學校,也搬了三次家。

    記者:學校拆遷才搬地方的嗎?

    小新:對,因為想搬到離學校近一點的。

    小新説,她喜歡現在的公立學校,雖然教材從北師大版本換成了人大版本,課程難了,但是她很珍惜,害怕再換學校。

    小新:因為好不容易交了一個好朋友,在這個學校認識了,又要換一個了。

    記者:你們換過多少學校?

    學生:換過三個。

    學生:我換六個。

    學生:我換四個。

    記者:換學校的原因是什麼?

    學生:因為學校拆遷。

    打工子弟小學頻頻搬遷,怎樣在課餘時間幫助他們?有人想出了新主意。

    中央電視臺記者 劉楠:北京東北五環外的黑橋村,這個叫做活力魔方的地方仿佛是冬天裏的一抹亮色,每天下午四點半附近打工子弟學校的孩子們都會奔向這裡,寫作業,上輔導課,而他們的活動室也很特殊,是由集裝箱做成的。舉辦者説,一旦面臨搬遷,孩子們走到哪兒,集裝箱就跟到哪兒。

    學生:喜歡這裡的環境還有老師,還有老師。

    學生:還有可以多交一些朋友。

    記者:老師都教你們什麼呢?

    學生:數學、語文、英語。

    學生:還有排話劇。

    學生:(老師)告訴我們自己是無價之寶。

    記者:怎麼是無價之寶?

    學生:沒有人跟我長得一樣。

    “紅蘋果”、“藍海洋”,名字各異的集裝箱是活動室。集裝箱四壁塞入保溫材料,內部有空調,這是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和打工子弟愛心會聯合發起的活力社區基金開放的活動中心。在這裡,所有課程免費,傍晚的課餘活動持續兩個小時,志願者們會先用一小時督促孩子們寫作業,然後是體育和藝術等課餘活動。

    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秘書長 繆力:城鄉結合部的地方有時候很快會就被規劃,被規劃就拆遷,然後他們就沒有活動的場所了。怎麼辦?他們就創新,我們就連集裝箱隨著我們的孩子們一塊搬遷。

    記者:假如説這兒搬遷了,這個集裝箱真的能搬走嗎?

    繆力:我們都有科學的根據,都是我們這個集裝箱馬上都可以打開的,都可以給它解體。

    活力魔方所在的黑橋村,外來務工者特別密集,孩子的父母大多從事保潔、收廢品等工作,下班晚,孩子下學後無人看管。

    在手工課上六歲的欣欣非常積極,一直到晚上課程結束還是不願離開。

    欣欣:我媽媽很晚才回來。

    記者:不回來的時候,你們兩個怎麼吃飯?

    欣欣:我哥哥會做飯。

    記者:你哥哥會做飯?

    欣欣:嗯。

    記者:你哥哥多大了?

    欣欣:我哥哥9歲。

    晚上七點半,我們跟欣欣一起回家,媽媽剛做家政回來,爸爸還沒到家。

    欣欣:我不想回去,老家的房子下雨了,全都流在屋子裏,要回到活力中心。

    欣欣的媽媽:對我孩子的幫助,還是她懂得了很多,像他們一天畫畫,她回來也説得獎了。那天還去看了京劇,帶這些小孩。

    活力魔方對很多孩子意味著新的體驗、新的觸角。

    學生:我那次英語考試考了61分,然後這次考了100分。

    學生:得的小星星比較多,每週週一就能換取小笑臉。

    學生:那次期末我就去了海洋公園。

    學生:我也去了。

    繆力:沒有課外書的。

    記者:以前你們在家一本課外書沒有的。

    繆力:來,舉一下手。

    記者:以前為什麼一本課外書沒有,舉手的小朋友們?

    學生:生活拮據。

    創辦一年,活力魔方已經有了幾百個志願者來服務。這天市對外經貿大學學生結束志願活動的最後一天,他們給孩子準備了告別禮物,自製卡片。

    志願者:我寫的就是永遠相信你是最棒的,最獨特的,也是無可替代的,小小的我也可以有大大的夢想,堅持,一切皆有可能。

    繆力:再一個,我們的集裝箱又像魔方,從外面看又像魔方,所以無論從內涵上是希望孩子們能夠不斷地創新,要有奇思妙想,要有美好的夢想,讓他在自己人生當中不斷地在改變命運。

    董倩:這些孩子的父母是進城務工者,要他們在孩子的課餘時間給孩子進行輔導這不現實,因為他們既沒有時間也沒有能力,而對於這些打工子弟來説,在學校裏面受的教育本身就有局限了。那面對這樣一個現狀,應該説是損失上又疊加了損失。

    那麼再來看剛才片子裏面幾個孩子他們説,在打工子弟學校裏面這幾年的時間經常換學校。那學校換了,學校和學校之間怎麼銜接?教材和教材之間怎麼銜接?孩子們剛剛交下來的朋友友情又怎麼銜接?這是非常現實的問題,因為孩子們處在一個成長的脆弱期,這些都是我們大人需要關注的。

    最後要説説這個集裝箱活動中心。不能不説,這是一個溫暖的創意,也是一個心酸的創意。對於一個城市來説有這樣一個流動性的給孩子們的地點,不能説這是一個成功,應該也並不説它是一個榮耀,應該説這是對城市,對教育來説,這是應該引起內疚和反思的地方。

    最後,我們要感謝像燕兆時這樣的老師,他們用自己的青春年華,用自己的愛心、善良和智慧在哺育著這些一代一代的,剛才片子裏的孩子們自己也説了,他們是無價之寶,可以成為白天鵝。

熱詞:

  • 央視網
  • 視頻
  • 點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