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檢察日報:基金業"旱澇保收"的格局早該終結了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21日 11:3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檢察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基金5年提取管理費逾1400億元,僅為基民賺百億。悲催的時代有望結束。據悉,監管部門正在研究探索按照“對稱浮動”的方式調整基金管理費收取模式,即當基金業績好于業績管理目標上限時,管理費向上浮動;基金業績低於目標下限時,管理費則向下浮動(據5月18日《證券時報》)。

  基金投資,在本質上是投資者向基金公司讓渡資金投資決策權的信託關係。但是基金公司的管理費卻不與業績挂鉤,不管投資者的收益,自己旱澇保收,這是市場經濟的恥辱。

  實際上,基金業的“旱澇保收”,本身就是不合法的。我國證券投資基金法(下稱基金法)明文規定,基金管理人和基金託管人應當對基金財産“恪盡職守,履行誠實信用、謹慎勤勉的義務”。基金業在去年和今年整體牛市的背景下鉅額虧損,究竟是如何盡職守則的呢?作為託管方的銀行,是如何盡到“謹慎勤勉”義務的呢?面對巨虧,卻拿著嚇人的高薪和獎金,不知道相關人員的內心是否有絲毫的羞愧感?遺憾的是,基金法對投資者的救濟途徑卻缺乏具體規定,導致投資者面對巨虧只能指著基金業“罵娘”。

  基金公司按照基金凈值的一定比例逐日計提收取基金管理費,導致管理費的多少,只與基金規模有關,與基金收益沒有了根本性聯絡,致使基金公司只關心基金規模,而沒有代投資人理財的責任感。基金業要完成救贖,需要從多個方面進行努力。探索按照“對稱浮動”的方式調整基金管理費收取模式,僅僅是眾多措施中的一種,不足以根本改變“旱澇保收”的格局。在改變收費模式的同時,還應該完善基金監管方面的法律法規,讓投資者有維權的武器;還應該降低公募基金的門檻,讓基金業在充分的市場競爭中改善服務,以質取勝等等。

  隨著金融市場的發展和專業分工的深化,基金對金融市場的影響越來越大。投資者對基金業的信任程度,直接決定著基金業的發展。因此,有關部門必須高度重視,及早解決基金業“旱澇保收”這一違背市場規律的問題。

熱詞:

  • 旱澇保收
  • 基金管理費
  • 基金業績
  • 基金財産
  • 基金凈值
  • 基金公司
  • 基金託管人
  • 公募基金
  • 證券時報
  • 基金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