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華西都市報:“漲水價”與“增水質”的價值秩序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18日 13:4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華西都市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增水質”的緊迫性,遠重於“漲水價”。這二者的邏輯秩序,實質上也是民生福祉與部門利益的微觀權衡

  今年7月1日起,我國將強制執行最新飲用水標準,新標准將與國際接軌。但就在近日,擾攘一時的“全國普查自來水合格率僅50%”消息,讓公眾對飲水安全生憂。儘管有回應稱,據2011年最新抽樣調查,飲水達標率為83%,可難解民憂。有網友呼籲,各地正為水價上漲問題爭論不休,在談漲價之前,先解決水質問題。

  水價頻漲、水質堪憂,猶如開在“飲水困境”枝幹上的並蒂花。而輻輳在水價、水質上的多重焦慮,似乎並未從公共視野裏淡去。水,是民生圖景裏的必備物,無法從“柴米油鹽醬醋茶”的日用品序列裏割棄。“水價均衡”與“水質安全”,映照著民生的質地,也考量責任方的公共擔當。

  遺憾的是,期許豐滿,現實骨感。水價上漲,幾乎是媒體週期性呈現的“舊聞”。與水價同漲的,是民生痛感。當水價像一道鑽子,屢屢戳痛百姓的神經。更憂心的是,百姓在喝著不菲的水時,還沒法確保,這水是安全無虞的。

  水價屢漲,總會拿“提高資源性産品價格”“保護水資源”做通行證。只是這般説辭總招來質疑:在信息不對稱前提下,供水成本儘是供應部門自説自話,水價與成本匹配與否,是自個説了算。

  如今,飲水新國標施行在即,民眾又生焦慮:“與國際接軌”是否又意味著,漲水價有據可循?畢竟,“接軌”説法就像是“跟漲不跟跌”的概念變換。水價上漲雖説難言合理,但或還在公眾心理預期內。可民眾承受力下移的底線,是水價跟水質正向挂鉤。誰也不想,在耗費飲水成本後,換來的是“喝水都提心吊膽”。

  水質安全的“木偶”,係在管理部門的職責“線”上。很可惜,公眾的殷切期盼,沒能兌換為利好局面。據報道,2009年住建部就曾對城市飲用水水質做普查。在業內人士爆料後,才換得匆忙回應稱,飲水達標率為83%。

  水質狀況終於“浮出水面”,倒也熨帖人心。只不過,這縷“回音”,就像擠牙膏那樣。在此之前,責任部門還仿若鴕鳥,欲語還休。而遮蔽于曖昧姿態之下的,是水質安全的“千瘡百孔”。水污染嚴重,致使中國內地無一城市實現直飲水。即便飲水合格率已達83%,依舊躲不過未竟之問:達標詳情如何?那剩下的17%“不合格水”,又流向了何處?

  飲水安全,只是底線性的民生訴求。可以肯定的是,“增水質”的緊迫性,遠重於“漲水價”。這二者的邏輯秩序,實質上也是民生福祉與部門利益的微觀權衡。

  (相關報道見5月17日《經濟參考報》)

熱詞:

  • 水質安全
  • 與國際接軌
  • 漲水
  • 水質狀況
  • 價值秩序
  • 漲水價
  • 增水質
  • 水價上漲
  • 舊聞
  • 經濟參考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