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下肢突然沒勁三高人群小心中風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18日 13:1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生命時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74歲的王奶奶患高血壓、冠心病10餘年,心臟放過兩個支架。一天中午,老人突然感覺右下肢無力,站起來很困難,她以為是腰椎間盤突出的老毛病犯了,沒有太在意。過了兩天,症狀突然加重,右側身體都不能動,送到醫院後,發現已腦梗塞。經全力救治保住了生命,但右手臂卻動不了了。

  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附屬醫院神經外科主任張志文教授説,臨床上有時會碰到這樣的病人,莫名其妙地出現下肢無力、走不動路的情況,很多人不當回事,總覺得歇歇就好了,尤其身患腰椎間盤突出或腿腳不好的老人,常誤認為是腰病引起的。事實上,下肢突然無力,可能是中風的先兆。王奶奶早期發生的右下肢無力,實際上就是由於短暫性腦缺血引起的,就是我們常説的“小中風”,如果當時引起重視及時送醫院救治,預後要好得多。

  導致下肢無力的原因很多,比如腰椎病、低血鉀、下肢靜脈血栓、中風等。由於症狀相似,患者很難鑒別,容易誤診,耽誤救治。一般來説,低血鉀引起的下肢無力表現為病人完全無法走路;腰椎間盤突出引起下肢無力時常伴有麻木感、疼痛感;中風前兆或小中風引起的則是腿發軟,無明顯疼痛,情況嚴重的1─2天內發展成完全不能動,單雙側肢體都有可能。

  張志文説,雖然小中風的症狀較輕,但它往往是中風的預警信號。據統計,小中風患者有1/3會發生中風,其中50%的患者中風發生在小中風之後的兩天內。尤其是有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的“三高”患者,更要引起重視。中風後6小時是溶栓治療恢復腦功能的最佳時機,最長不能超過24小時,所有懷疑為中風或者小中風的病人,千萬不要有“在家休息一下可能就好了”、“現在不太穩定,等好一點再去醫院”等拖延時間的想法,這只會耽誤治療,錯失腦功能恢復的最佳時機。▲

  血管超聲篩查中風第一關(相關鏈結)

  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血管超聲診斷科主任 華揚

  我們都知道,腦卒中(俗稱中風)與動脈粥樣硬化相關。腦卒中分腦出血與腦缺血。已經明確的是,1/3的腦缺血是顱內動脈狹窄造成的,還有1/3由頸動脈狹窄引起。

  頸動脈及顱內動脈狹窄的病人,絕大多數發病前沒有任何症狀。只有經過專業的篩查才能發現。因此,高危人群一定要主動檢查、早期篩查,避免或減少中風致殘致死的悲劇發生。所謂高危人群就是具有高血壓、高膽固醇、高脂血症、糖尿病、肥胖、高齡、房顫等危險因素的人群。

  血管超聲是規範篩查中風的第一關,簡單的經顱多普勒超聲(TCD)和頸動脈超聲,就能早期發現血管狹窄程度,發現動脈硬化斑塊,評估狹窄程度、斑塊有沒有潰瘍等,和血管造影及核磁共振檢查相比,價格低廉,篩查率也很高。

  需要注意的是,高危人群首次篩查時,兩項檢查都要做,通過聯合篩查初步確定病變是在顱內還是顱外。如果第一次檢查顯示動脈光滑,沒有明顯的狹窄或斑塊,可隔1─2年再做血管超聲檢查。如果任一項超聲顯示有斑塊或狹窄,則要按醫生的建議跟蹤病情發展,定期復查頸動脈或顱動脈,對症治療。▲

  《生命時報》 (2012-05-18 第12版)

熱詞:

  • 血管超聲
  • 三高
  • 下肢靜脈血栓
  • 經顱多普勒超聲
  • 短暫性腦缺血
  • 小中風
  • 篩查
  • 溶栓治療
  • 病人
  • 斑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