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5月17日:“被平均”的247萬滿足了誰的幸福感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17日 15:2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經濟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新聞背景:

  近日,西南財經大學發佈《中國家庭金融調查報告》,數據顯示中國城市家庭資産平均247萬元,遭到網友質疑。報告負責人回應稱,抽樣“隨機”且覆蓋面廣,可以代表全國;數據與民眾感知差距大是因為富人較多,拉高整體平均數。(5月16日中國網)

家庭資産平均247萬?

  隨著貧富差距不斷拉大的現實,窮人的收入止步不前,而富人則越來越富,從數字上來看,似乎我國的國民收入、家庭資産的總量與均值在不斷地提升,似乎由此可以推斷出我國國民的收入越來越高、每個家庭都是百萬富翁,但現實情況呢?可以説,我們是掉入了平均數的陷阱。

  “泡沫”之下,家庭資産平均247萬意義不大

  在分析之下比較接近真實的“數據”,為什麼一經發佈就贏來了廣泛質疑?甚至讓大量網友“羞慚不已”,以明稱自己“拖了數據的後腿”的方式來調侃呢?説白了與對客觀數據的“感知”有關。這一明顯有偏差的“感知”,為何出入如此之大?本質上又是這一“中國家庭資産平均數值”的“泡沫”程度有關。也就是説,這樣的“龐大資産平均值”裏面有著不容忽略的“泡沫”問題。

  被平均的家庭資産,令人憂的貧富差距

  其實,與感覺不符的又何止是家庭資産。近些年,諸如“被幸福”、“被富裕”之類的詞之所以一再涌現,就是因為很多由官方、半官方甚至是社會組織、學術機構公佈的相關數字所描述的“幸福”、“富裕”等,與公眾的感覺出現了嚴重的不一致,“被”成為公眾一再自嘲“拖後腿”的用語。

  真實的“247萬元平均值”更可怕

  事實上,相比數據失實引起的輿情波動,如果“城市家庭資産平均247萬元”是真實的,那麼其對於社會公眾的心理衝擊無疑更為巨大。畢竟,與基尼系數的過於抽象不同,247萬元的“平均值”無疑更加具體、更具有可比較性。它讓公眾更為切實地感受到貧富懸殊的存在,並能以數值化的方式精準地測算出家庭間的資産差距,因而也更容易激發公眾的“相對剝奪感”,這或許才是許多人不願意相信的根本原因。

  中國經濟網編後語:

  當你的鄰居擁有494萬的資産,而你手中只有一塊錢,被“平均”到247萬是否能讓你感到幸福?

  答案顯然是否定的。在“90%家庭總資産僅佔全部家庭總資産的15.4%”這樣的現實下,247萬這個光鮮亮麗的數字雖然滿足了“美麗社會”的幸福感,卻難以變成民眾實實在在的福利。穿上華麗的外衣無法掩蓋嚴酷的事實,在貧富差距懸殊,社會生活不公正的現狀下,人們需要的不是這些不切實際的數字,而是需要有“能夠促使這個社會不斷改善的危機感”才對。

  回顧:往期“經”點熱評>>>

  (來源:中國經濟網)

熱詞:

  • 家庭資産
  • 數據
  • 幸福感
  • 平均值
  • 相對剝奪感
  • 感知
  • 隨機
  • 中國家庭金融調查報告
  • 西南財經大學
  • 基尼系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