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2011年度中國汽車電噴系統市場調查總結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04日 17:1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互聯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目前中國已經成為國際矚目的汽車消費市場,這個市場同時也是一個時刻充滿變化,充滿商機和風險的大市場。而與之相關汽車電噴市場更是因為其“紛繁複雜”而令研究者撓頭,令參與者不知深淺。

我國汽車電子零部件産業目前正處於起步階段,本土企業絕大部分規模小,基礎薄弱,缺乏技術積累,缺少核心技術,技術標準也相對落後,産品缺乏競爭力。而國外巨頭均已進入中國並全面佈局,幾乎壟斷了核心技術領域,這對中國汽車産業帶來了巨大的挑戰。中國汽車市場主要仍由全球主力汽車電子廠商所掌控,多家廠商分踞市場,競爭激烈,國際汽車電子零配件廠商有博世、德爾福、偉世通、德國大陸、現代莫比斯、電裝、西門子VDO、法雷奧,而國內企業只有深圳航盛進入十強。目前前十家廠商佔據了中國汽車電子70.5%的市場份額,我國本土汽車電子零配件廠商又很難進入外資及合資汽車企業配套體系。

車用電噴系統分為汽車電噴和柴油電噴系統,汽油電噴技術有較高的普及率,主要汽車企業均掌握了該技術。而柴油電噴技術卻被美國德爾福、德國博世和日本電裝等幾家企業所壟斷,自然我國車用柴油電噴系統也都是被國外品牌霸佔。國內企業購買的主要是博世、德爾福、電裝三家企業的産品,博世産品大概佔到中國電噴市場的60%上下的份額,德爾福佔到百分之十幾,再次是馬瑞利,電裝只有在上柴、錫柴的産品中使用,西門子在國內的用戶較少,大多用於出口,本土電噴企業所佔的市場份額不到5%。國內發動機企業使用的電噴系統中,各個品牌電噴系統的比例也大體如此。

電噴系統行業具有資金壁壘與技術壁壘較高的特徵。目前國內企業並不算多,其中形成産業規模的更是屈指可數,絕大多數都是外資企業或合資企事業,本土企業只有寥寥幾家勉強入列,情況非常尷尬!。

並且,國內的電噴企業也不是純本土:

一家是上海的聯合電子汽車有限公司,這是國內幾十家企業聯合起來與德國博世公司合資組建的合資企業,主要從事汽油發動機控制系統及其零部件的開發生産。

另外還有一家就是無錫的威孚集團,在柴油噴射系統行業,威孚去年創造的産值在全行業總産值的一半以上。博世汽車柴油系統股份有限公司就是它與博世公司合資建立的。

無錫威孚集團公司的噴油器(包括噴油嘴偶件)生産車間及原先威孚與博世合資的生産噴油嘴偶件的歐亞公司均併入新成立的博世汽車柴油系統股份有限公司。威孚公司的技術中心也進入合資企業。

無錫威孚僅保留直列式噴油泵和機械調速器的生産。待到機械控制直列式噴油泵退出市場後,威孚公司將為博世汽車柴油系統公司進行零部件半成品加工。

數據説明一切,威孚集團持股33%,博世公司持股67%;聯合汽車電子是中外雙方各佔50%的股比,但話語權方面,外方所佔優勢顯然要大得多。

尷尬的數據告訴我們,中國企業沒有什麼發言權,捆綁式的發展,隨時都有風險。

我們期待國內企業有所發展,但研發是一方面,距離真正的産業化還有多遠又是另外一個方面。

在研發層面,特別是在柴油電噴系統領域,缺少大公司的參與,小企業做起來又比較捉襟見肘,而且大多停留在研究與試驗層面,想要短時間突破,難度非常大。並且在研發費用上,博世、德爾福都是幾十億歐元的投入,中國企業玩不起這場技術博弈。在産業層面,即使技術難題解決了,可實現産業化還有非常漫長的路。生産線的設立,營銷體系的建設,那一項都需要時間,遞進性的困難一層又一層。

過幾年即使混合動力走進市場,到時各種動力系統並存,看似給了中國企業契機,但是各行有各行的門道,到時就一定在新領域成為強者嗎?我看未必,電噴,中國汽車電子零部件企業的永久之殤!

熱詞:

  • 電噴系統
  • 柴油系統
  • 噴油嘴偶件
  • 威孚
  • 航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