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中國與世界同行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03日 23:4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國際頻道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溫家寶總理剛剛圓滿結束他四年內第三次訪歐之旅,從雷克雅未克到漢諾威,從斯德哥爾摩到華沙,中國總理所到之處,帶去了濃濃春意,給世界帶來不一樣的感受。

  從“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邁進的中國閃亮登場。1987年中國首次作為合作夥伴國參加漢諾威工業博覽會,只有有限的20家企業參展。今天500多家中國企業組成本屆工博會規模最大的海外參展團,向世界展示中國在智慧製造、新能源、可再生材料等新興産業的最新産品和技術,體現了中國實力快速增長的成果,也標誌著從“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的飛躍。1972年中國出席聯合國首次人類環境會議時,氣候變化還是個陌生的概念,40年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在中國已深入人心,已成為國家發展戰略的重要內容。溫總理在“斯德哥爾摩+40”可持續發展夥伴論壇上説,“中國絕不靠犧牲生態環境和人民健康來換取經濟增長,一定要走出一條生産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全方位合作的中歐關係大步向前。國際金融危機是面鏡子,照出了西方的積弊和缺陷,歐洲人開始放下架子、放平心態,更加重視同中國的合作。德國前總理施羅德説,正是因為中國的表現和努力,德國經濟在危機中才能免受重創,中國採取的措施使世界經濟受益良多。以往的中歐合作很不對稱,歐洲是資金、技術和管理經驗的輸出方,中國主要是勞動密集型廉價産品的提供方。現在全球供應鏈正在發生結構性變化,中國不僅成為高附加值産品和服務的大買家,而且成為越來越重要的全球資金輸出者;歐洲國家期待來自中國的投資,也更願意在高端製造業、科技創新、環境保護、清潔能源等領域加強對華合作。2010年中國吉利成功收購瑞典沃爾沃汽車,德國大眾集團與上汽集團日前決定在新疆設廠,中歐相互投資、聯合研發、面向全球的務實合作不斷加深。這次中國與中東歐16國領導人在波蘭舉行集體會晤,屬史上首次,也使中歐合作的平臺呈現出包括歐盟機構、雙邊國別和次區域合作在內的“三位一體”的新特徵。

  理性務實的“中國觀”影響擴大。半個世紀以來,外界對中國的發展始終抱有強烈的好奇心。改革開放30多年的巨大成就,讓世界開始真正把目光投向中國。中國成功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促使西方用發展的眼光看中國。是“中國威脅論”還是“中國機遇論”?是“西方中心主義”還是“世界文明多樣化”?德國前總理施密特説,中國曾有過輝煌歷史,也遭受過苦難,現在走的是一條正確的道路,目前正以驚人的速度發展,一定會取得更大成就。今年達沃斯論壇對資本主義的批評和反省不絕於耳,國際社會對“中國模式”的關注和研究不斷升溫,歷史不僅沒有“終結”,而且很可能將翻開新的一頁。一些歐洲有識之士看到了中國崛起的深遠影響,英國學者馬丁?雅克認為,中國崛起的結果很可能不是中國越來越像西方,而是世界越來越像中國。瑞典國王古斯塔夫表示,中國人民是瑞典在實現可持續發展道路上的好朋友、好夥伴。

  中華復興之路不可阻擋,中歐合作共贏大勢所趨,一個充滿活力、敢於擔當的中國將與世界同行。

熱詞:

  • 中國創造
  • 中國的發展
  • 世界經濟
  • 中歐關係
  • 西方中心主義
  • 中國觀
  • 國際金融危機
  • 德國經濟
  • 國際社會
  • 清潔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