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新興市場經濟增長放緩 上市公司盈利前景或影響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14日 01:0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新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上周圍繞歐債危機的擔憂令市場承壓,股市下跌。整體來講,上周公佈的經濟數據好壞參半,美國製造業和服務業保持擴張勢頭,但非農就業人數創去年10月以來最低,工廠訂單低於預期。3月份ISM製造業指數上升至53.4,高於市場預期的53,尤其是新訂單指數繼續高於50,顯示出美國製造業還有較大可能會維持目前的擴張勢頭。

  而歐洲方面,歐債危機再度引發擔憂。上周,西班牙在推出最新緊縮政策之後的首次國債拍賣結果顯示需求低迷,引發市場對於歐債危機再度惡化的擔憂,國債收益率普漲。

  經濟方面,歐洲PMI等數據顯示歐洲經濟仍面臨下行風險。短期來看,4月份是歐元區的大選時節,預期在4月之前歐元區都會較為穩定。但長期來看,歐元區經濟復蘇還需等待,危機風險猶存。需要關注邊緣國家西班牙,近期顯示西班牙債務佔GDP的比高達79.8%,引發需要救助的擔憂。如果邊緣國家步入希臘的後塵,那對市場將造成打擊,並對歐元區建立的防火墻失去信心。

  展望後市,對於各大經濟體的展望,國投瑞銀全球新興市場基金經理湯海波預期,2012年美國經濟有望保持低位平穩增長,新興市場經濟增長有所放緩,但總體處於健康水平;但歐元區可能出現經濟衰退,成為拖累全球經濟的主要因素。2012年最大的風險之一仍然是歐債危機。但我們傾向於認為歐債危機演變成另一次全球性金融危機的可能性不大,但過程將是漫長而痛苦的。

  經過年初以來的快速反彈,新興市場的投資風險是否正在積聚?對此,湯海波指出目前新興市場指數12個月動態市盈率回升至10.5倍左右,但是相較其長期均值以及發達市場指數仍有一定的折價空間。而且新興市場國家相對健康的宏觀基本面、結構性增長機會仍將給新興市場股市帶來長期增長的動力。短期而言,儘管歐債危機大有緩和但風險並未完全消除,而伊朗問題給油價乃至通脹走勢也帶來一些不確定性。此外,新興市場經濟增長放緩的趨勢尚未見底,這也將給上市公司的盈利前景帶來負面影響。因此他預期短期走勢可能出現震蕩。

  A股市場方面,值得注意的是,在滬深300股指期貨實戰近兩年後,與其配套的最佳現貨工具——滬深300ETF終於從夢想照進現實。滬深300ETF面世後將進一步提高股指期現市場的聯動性,減少期現套利中現貨標的的跟蹤誤差,但同時也將使股指期現無風險套利的競爭更加激烈。

  嘉實基金指出,無論是海外ETF還是我國ETF,都是“以物易物”的實物申購贖回模式為主。由於ETF的本質在於一攬子股票和ETF份額的交換,運作透明,交收環節簡單,交易成本完全由投資者掌握。而創建套利機制的主要目標是有效控制折溢價幅度,實現二級市場交易價格對指數的高擬合度,因此只有“實物申贖”模式下的成本確定,套利空間才能夠鎖定,進而實現套利功能。

  天相投顧也表示,雖然在交收機制上實物申贖模式所用時間更長,但通過融券依然可以實現時效性要求較強的T+0套利交易。而從長期來看,無論採用實物申贖還是現金替代,對於長期配置型投資者均沒有影響。 記者李濤

熱詞:

  • 新興市場基金
  • 上市公司
  • 跟蹤誤差
  • 無風險套利
  • PMI
  • 嘉實基金
  • 盈利前景
  • ETF
  • 滬深
  • 宏觀基本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