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中國青年報:信息公開透明是大勢所趨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11日 10:5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青年報網絡版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近有兩則信息與透明有關:一則是:依靠收取通行費賺得盆滿缽滿的高速公路,正在把業務向房地産、金融擴展,與此同時,不僅收費的具體數目成謎,就連全國到底有多少條收費公路,也很難找到明確答案。交通運輸部新聞發言人何建中在3月下旬的例行記者會上也承認,目前在收費公路管理中,確實存在著一些信息不公開不透明的問題。(《中國青年報》4月9日)

  另外一則是,4月8日,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發佈免費午餐財務審計報告,從2011年4月2日項目啟動截至去年12月31日,免費午餐基金共募集善款1833萬元,實際總支出346.79萬元。免費午餐的基金信息披露平臺也在基金會中心網同步上線,此外,免費午餐基金還成立了監委會,主動尋求監督。免費午餐項目發起人鄧飛表示,願意通過公平、透明和接受監督來提升公益事業公信力。

  收費公路的數量、收費數額及款項去向等相關信息,涉及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的切身利益,需要社會公眾廣泛知曉或參與。根據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交通運輸部門理應主動公開披露相關信息,接受社會監督。然而,這些年來,有關收費公路方面的信息,基本上處於“保密”狀態,有關部門往往諱莫如深。

  與正常渠道信息稀缺相對應的,則是大量負面消息、小道消息的蔓延。很多時候,公眾甚至是通過落馬的交通系統官員來了解公路收支狀況、道路建設成本,等等。此外,高速公路投資做房地産、搞金融等消息,也讓苦於高昂通行費的公眾心裏鬱鬱難平。正如有論者所言,指望全國每條公路都像滬嘉高速一樣免費通行並不實際,但民眾企盼:至少要讓公路收費收得明白。

  收費公路信息為何不能公開透明?僅僅是技術原因嗎?顯然未必,關鍵還在於這種收費是不是具有足夠説服力、執行是不是規範,以及一旦完全透明了,會不會引發更為強烈的民意反彈。也就是説,信息的公開、透明,本來就是對收費行為的約束,當然不會那麼順順噹噹。畢竟,有透明則有參與,有參與則有監督,有監督才有實現公平、公正的可能。

  其實,致力於信息公開透明的大勢早已不可阻擋。其一,信息的公開透明是依法行政的必然。自2008年5月1日《政府信息公開條例》施行以來,儘管不斷遭遇一些阻力,但很多行政機關實際上已從信息公開中獲益,並繼續持續推動進一步的公開透明。社會公眾廣泛的參與,已成為行政機關依法行政的強大助力。

  其二,信息公開也是公眾參與社會治理的需要。這在免費午餐項目中體現得較為明顯。在此番財務報告公佈之前,網絡上關於免費午餐亦有許多傳言,這種信息的不透明,也在一定程度上對公益事業形成了傷害。因此,免費午餐相關信息的公開,不僅僅是對公眾善心的交代,更是責任、公信力的體現。

  信息的公開透明不可能一蹴而就,其中既有權力本身的神秘化、模糊性訴求,也有緣于既得利益而形成的相對固化的邊界意識。不過,隨著政府社會管理創新的紮實推進,隨著公眾權利意識的不斷高漲,隨著民間社會與政府機構的博弈與互動,信息的公開透明也將積極推進。免費午餐是這樣,收費公路也一定會是這樣。

熱詞:

  • 基金信息披露
  • 收費公路
  • 公開透明
  • 免費午餐
  • 中國青年報
  • 通行費
  • 房地産
  • 政府信息公開條例
  • 行政機關
  • 滬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