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清明節探清明,傳統習俗蘊含豐富文化內涵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04日 17:2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經濟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再過幾日,就是一年一度的清明節。自2008年清明成為法定節假日之後,這一傳統的祭祀之日就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今日,我們的節日 清明──第五屆中國 介休清明(寒食)文化節在介休市綿山風景區正式開幕。

  據了解,清明(寒食)文化節已在介休綿山成功舉辦了四屆,此次為第五屆,以“走進清明源地,體驗清明文化”為主題。本屆文化節將通過四大系列8項活動向人們展示清明(寒食)節的起源、文化內涵、以及傳承與發展。來自海內外的多位專家、學者也將齊集綿山共話清明(寒食)文化。

  清明節作為我國漢族傳統的節日,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據傳,清明節始於周代,為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傚,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如今,清明節的活動已不光只有祭祀一項,踏青、盪鞦千、踢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活動都成為清明節重要的組成部分。在清明節期間,講究“寒食”,即不可生火做飯,因此清明節又被稱為清明(寒食)節。

  實際上,清明節並非寒食節。寒食節是在夏曆冬至後一百零五日,清明節前一二日。寒食節的源頭,應為遠古時期人類的火崇拜。古人的生活離不開火,但是,火又往往給人類造成極大的災害,於是古人便認為火有神靈,要祀火。各家所祀之火,每年又要止熄一次。然後再重新燃起新火,稱為改火。改火時,要舉行隆重的祭祖活動,將谷神稷的象徵物焚燒,稱為人犧。相沿成俗,便形成了後來的禁火節。之後,禁火節又轉化為寒食節,用以紀念春秋時期晉國的名臣義士介子推。傳説晉文公流亡期間,介子推曾經割股為他充饑。晉文公歸國為君後,分封群臣時卻忘記了介子推。介子推不願誇功爭寵,攜老母隱居於綿山。後來晉文公親自到綿山恭請介子推,介子推不願為官,躲藏山裏。文公手下放火焚山,原意是想逼介子推露面,結果介子推抱著母親被燒死在一棵大樹下。為了紀念這位忠臣義士,於是在介子推死難之日不生火做飯,要吃冷食,稱為寒食節。

  隨著時代的發展,寒食節漸漸與清明節合二為一,成為清明節的一部分。但在山西等地,依然將其與清明節所區分,受到中國文化深遠影響的韓國,對寒食節的重視甚至超越了中國。作為寒食節的發源地,介休綿山通過一年一度的清明(寒食)文化節,不但使越來越多的人了解到中國傳統的清明(寒食)節,對於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介休綿山也在不遺餘力的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熱詞:

  • 介子推
  • 清明節
  • 火崇拜
  • 寒食節
  • 文化內涵
  • 晉文公
  • 綿山風景區
  • 傳統習俗
  • 祭祀
  • 傳承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