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法制日報:溫州金融試點 為改革積累經驗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02日 06:3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法制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針對近年來溫州部分中小企業出現資金鏈斷裂和企業主出走現象,溫家寶總理28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設立溫州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會議批准實施《浙江省溫州市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總體方案》,確定溫州金融改革任務包括制定民間融資管理辦法、發展新型金融組織、開展個人境外直投試點等共計12項。

  在WTO協議中,對外開放是中國金融服務業的一項重要承諾。在這個背景下,吸收民間金融在産權結構、組織管理、産品開發以及制度性創新等方面的成功經驗,對於提高我國金融服務的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縱觀這一方案,市場化是主旨之一。比如,鼓勵和支持民間資金參與地方金融機構改革,這意味著今後將有更多的民營金融機構誕生,對於較為弱勢的民營中小企業來説,是極為有利的。此外,此次金融綜合改革試點作為化解高利貸的長效機制,不但有助於溫州實體經濟的穩步發展,也將為中國下一階段的金融體制改革積累經驗。

  在我國,民營企業很難通過正常渠道滿足資金需求,民間金融就成為其發展的源泉。民間金融機構對當地的情況比較熟悉,能夠以較低的信息成本保證資金運行的安全。這些年來,儘管國家對民間金融一直採取壓制態度,但民間金融就像頑強的小草,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民間金融可以為實體經濟服務,但另一方面,民間金融也容易淪為擊鼓傳花的賭博遊戲,給金融業增添風險。比如,溫州這個“民營企業之都”,先富起來以後,就一度淪為高利貸的重災地。

  或許,正是因為這種對民間金融市場的憂心,使得溫州市金融綜合改革的12項主要任務中,“規範”成為首要任務。但在我看來,這種規範,絕不能只是一味地加強監管和法治。金融自由是金融的天性,這種天性的重要表現,就是對金融壓抑的反抗、叛逆和救贖。顯然,陽光是最好的消毒劑,在民間金融已成規模的現實下,不讓它們獲得合法地位,不讓它們自由天性發揮出來,就無法進行實質的監管。

  不過,備受外界關注的“銀行利率市場化試點”,在這次的改革方案中被否決。溫州民間金融的旺盛生命力和廣泛的資金動員能力,就在於它市場化的利率。在溫州,地下錢莊的存款利率隨季節、物價和國家政策等因素變化而變化,靈活性很強,正因為如此,其吸引遊資的能力甚至超過銀行。市場化的利率,可以有效調節民間資金的流動,調動民間金融機構的積極性,這也是中國金融改革的切入點。利率市場化是使民間金融走出地下的重要途徑,“如果不放開利率,就會推動更多資金轉入地下。”但是,此次溫州試點卻回避了這最關鍵的部分,這也意味著,此次金融改革的目的仍只是“維穩”,方向意義大於實際意義。

  中國的制度變遷有明顯的漸進特徵,“試驗推廣”就是這種漸進改革的主要模式。“試點”在某種程度上降低了改革風險,保證了改革過程的穩健性。但是,“試點”也有局限性,那就是國家對不同地區的強制性、行政性的隔離,在不同地區造成競爭機會和市場環境的不平等,此外,“試點”也容易淪為變相獲取“優惠政策”和某些“特許權”的藉口。相對於均衡發展戰略,“試點”只是一種次優選擇。因此,我認為,在溫州進行金融綜合改革試點的同時,也可以將一些已經形成共識的改革措施,在金融環境相似地區推廣。

熱詞:

  • 試點
  • 金融壓抑
  • 金融改革
  • 改革風險
  • 金融體制改革
  • 金融環境
  • 溫州民間
  • 金融服務業
  • 民間金融
  • 金融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