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輿情危機比“臨時工”更可怕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01日 01:5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紅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記者從哈爾濱市政府新聞辦28日下午召開的新聞發佈會上獲悉,“314”毀壞居民房屋案件涉案人員22人已到案,主要犯罪嫌疑人宋立強在海南省海口市投案自首。據其交代,他挂靠東成拆除公司後,為儘快得到拆除款,臨時雇用21人進行了強拆。此案宣佈告破。(3月29日《新京報》)

  近年來,“臨時工”惹事的實在不少。現在的“臨時工”已是“高危崗位”。哪有危險,哪就有“臨時工”,“臨時工”成了“替罪羊”。對此,人們似乎總結出一條“真經”——出事的總是“臨時工”。今天,我們看到的,當哈爾濱深夜強拆民宅的消息發佈後,億萬網民就想到了萬能的”臨時工”,只是萬萬沒想到的是22名嫌犯均係“臨時工”。

  當前,一些政府部門在面對自身各類失范突發輿情事件時,不約而同地拿出“臨時工”作為“擋箭牌”,“臨時工”仿佛與政府輿情危機形影不離。為何“臨時工”會常常被政府搬出,當成躲避責任的“擋箭牌”呢?一是目前政府一些運作缺乏透明度,在辦事程序公正與實質公正方面存在不少問題,導致政府網絡輿情危機頻現。二是在面對危機輿情時,政府或相關單位在找不到恰當原因時,往往會推出一個“臨時工”作“替死鬼”。因此,現在政府部門和某些事業單位只要出事就聲稱是“臨時工”幹的,似乎已經成為權力的遮羞布。“臨時工”的存在,不僅助長了相關單位的懶憜作風和僥倖心理,更讓很多真正的責任人免於責任追究和法律制裁。

  在面對網絡輿情危機時,政府應注重關注民眾的真正訴求,維護他們的正當權利。要勇於直面群眾關注的問題,凡是群眾關心、涉及並可能影響群眾利益的,要力所能及地及時回應、給予答覆。相反,如果每一個公職部門在出現形象危機時,就習慣用“臨時工”作為危機公關策略,作為緩衝本部門和公職人員不良形象的灰色地帶,如此策略的後果,將直接導致政府部門和公職人員公信力下降,帶來集體性的形象危機。因此説,政府輿情危機比萬能的、神奇的“臨時工”更可怕。

  (來源:紅網)

熱詞:

  • 臨時工
  • 危機公關
  • 網絡輿情
  • 替罪羊
  • 替死鬼
  • 擋箭牌
  • 新京報
  • 強拆
  • 群眾利益
  • 投案自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