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復旦:競聘教授副教授無需“海量發文”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30日 09:5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8版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據新華社上海3月27日電(記者俞菀)經過2年試點,復旦大學今年擬將高級職稱聘任中優秀人才“代表作”評審機制推廣至全校各院係。只要一篇夠分量的“代表作”,無需權威、核心期刊上的“海量”發文,復旦教師也能獲得參加副教授、教授等高級職務的競聘資格。校方強調,“代表作”評審的唯一原則是希望真正優秀、但不太符合現有“剛性”學術要求的人才脫穎而出。旨在調動青年教師科研積極性,同時探索高校教師職務評價體系擺脫“唯論文論”。

  據復旦大學人事處相關負責人介紹,2010年之前,復旦教師高級職務評審主要依據各個學院自行制定的學術準入標準。“2009年底的一次青年教師座談會上,部分文科教師提出,現行的標準或許適用於‘大眾人群’,卻可能會遺漏一些真正優秀但不符合現有‘剛性’學術要求的人才。”

  因此,在2010年復旦教師高級職務晉陞過程中,學校在歷史系、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等個別院係試點“代表作”評審機制。2011年試點範圍擴大到所有文科院係。

  人事處處長周亞明説,該項學術評審機制的基本做法是:在高級職務聘任工作過程中,現有學校和院係制定的學術標準難於判別的、個別真正優秀的文科申請人,可以自主向學院提出申請,提交1-3篇代表作。學院學術評估通過後,由學校依據分學科採集的專家庫隨機選擇5位校外具有較高學術聲望的學者,匿名對申請人是否“真正優秀”、“能否破格”、“是否勝任”等問題進行學術評估。根據專家意見,決定是否同意候選人參加高級職務競聘。

  兩年來,復旦大學有20多個教授申請人、近20個副教授申請人申請了“代表作”學術評審,最終約有1/3的申請人被學校正式聘任。因為在實踐中取得一定效果,今年學校計劃在全校範圍內全面實施。“我們越來越感到,對教師的評估方法是一個綜合的事情。過去職務晉陞評價中,有一些‘硬杠杠’,如要寫多少權威論文,組織策劃多少項目等。後來發現有些老師學術成果很突出,卻被‘硬杠杠’給‘錯殺’。”周亞明坦言,與其説“代表作”評審機制是一種創新,毋寧説是一種“回歸”,回歸到更加科學地評估教師的學術水平。

  我國高校教師評職稱,發表論文數是硬性規定。一般來説講師升副教授需4─6篇,副教授升正教授要6─10篇。這一“常規動作”讓不少教師無奈。

熱詞:

  • 代表作
  • 教師評職稱
  • 副教授
  • 復旦大學
  • 回歸
  • 院係
  • 文科
  • 我國高校
  • 申請人
  • 學術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