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政府與民間互動法律並良知共治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29日 11:4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汕頭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2011年,一場由鄧飛等媒體人士發起、旨在改善貧困地區學生營養的“免費午餐”慈善行動獲得了政府回應,國務院隨後決定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

  王振耀説,這次慈善活動中,政府與社會形成互動,公共政策與社會需求一併發力,共同完成了一項公益計劃。

  北京大學非營利組織法研究中心主任金錦萍説,下放非公募基金會審批權,應該被看做政府對於民間慈善事業鬆綁的一個舉措,但國內公益慈善環境的改善不可能一蹴而就,還需要其他配套措施,包括登記管理體制的完善、有關扶持政策的落實、合理有效的政府監管等。

  專家建議,要推動慈善事業的進一步發展,可探討是否適度開徵遺産稅,一方面可以調節社會分配;另一方面,也可以引導民間財富進入慈善事業。

  還有的專家指出,下放非公募基金會審批權只是激活民間慈善力量的其中一步,現有法律法規對慈善信息公開有原則性的規定,但缺少詳細操作規範和細則,應儘快制定完善相關操作辦法和標準,對慈善信息公開等形成剛性約束力。同時,在監管上,儘快改變“第三方”缺位的現狀。

熱詞:

  • 非公募
  • 第三方
  • 免費午餐
  • 政府與民間
  • 學生營養
  • 政府監管
  • 開徵遺産稅
  • 實施農村
  • 義務教育
  • 鄧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