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國貨緣何爭穿“洋馬甲”?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23日 22:2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社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新華社3月20日電近日,華裔球星林書豪被盯上了!成都一男子申請註冊“林書豪”商標,據説已經收到受理通知書。此前,“飛人”喬丹要求中國喬丹體育“停止侵權”並將與之對簿公堂。

  如此等等,中國企業品牌“傍大牌”“傍名人”“傍洋貨”的現象頗為多見。專家認為,搶注他人商標行為或許能佔到一些便宜,但有可能喪失長遠的發展機會,對國家經濟形象也沒有益處,中國企業要走向世界,必須邁過這道“坎”。

  日前,還有一則消息讓人關注:意大利對外貿易委員會在北京設立了知識産權辦公室,經過大約一年時間的調查,在中國市場上發現數十家假冒意大利品牌的企業。這家委員會已向中國有關部門遞交“偽意大利”品牌的企業名單,呼籲中方採取措施保護意大利品牌。

  長期研究品牌管理的業內人士李一峰説,倣冒他人品牌已經到了氾濫的地步,“因為法國鱷魚品牌有名,國內至少有上百條形形色色的‘鱷魚’;走在一些城市的商業中心,與國際知名品牌容易混淆的標識隨處可見……這些做法雖算不得違法,但實際上不誠信。”

  中國服裝協會專家委員會委員、東華大學博士生導師卞向陽説,一些企業在發展初期,受制于資金、品牌知名度等因素,通過“傍名牌”可以獲得暫時的發展。

  上海泛洋律師事務所合夥人劉春泉分析,喬丹體育折射了國內一批企業的共同困境:不知名時希望“傍名牌”,以促銷售;如今品牌競爭越來越激烈,反而抑制了企業進一步發展,更談不上“走出去”。“一些國際企業會採取‘放水養魚’的策略,等中國品牌做大了,才發起訴訟,此時造成的打擊更大。”

  復旦大學企業研究所所長張暉明説,“傍名牌”的行為,讓消費者無所適從。“比如香港知名的珠寶品牌叫周大福、周生生,而內地有一家叫‘周大生’的珠寶品牌,很多消費者難以區別。”

  “這種‘山寨’化的經營方式,只能獲得短期利益,而對於長期發展十分不利,也有損中國的市場形象。”劉春泉説。

熱詞:

  • 傍名牌
  • 林書豪
  • 喬丹
  • 飛人
  • 周大生
  • 珠寶品牌
  • 意大利品牌
  • 體育
  • 東華大學
  • 周大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