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誰是文物造假者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23日 02:4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廣州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劉洪波,知名雜文家。

  衝擊波

  藝術品網站調查了“地下作舊産業”,媒體報道了“中國文物造假産業”。倣古製作是一門工藝,倣古工藝品有其市場。這就好像首飾市場上,既有黃金鑽石,也有只是看起來像黃金鑽石的飾品,都可以合法存在。真品和倣品各有價格,售賣不能打混,否則就是欺詐。但如果説首飾市場上只能賣黃金鑽石,不許賣看起來像黃金鑽石的東西,豈不荒唐?誰能剝奪買不起黃金鑽石的人裝飾自己生活的權利呢?

  所謂“地下作舊産業”,或者“文物造假産業”,其實應當被稱為“文物仿製産業”。仿製古瓷、古玉、古銅器,以及古舊字畫,都是可以的,而且技術越能亂真越好,只是售賣不能按真品交易。仿製品向來就有,仿製業向來就存在。博物館裏有仿製品,代真品陳展;紀念品商店裏有仿製品,滿足遊客的喜好;地攤上當然也有仿製品,大多也就是買個心愛的玩意兒罷了,立志在地攤上淘寶的人沒有幾個的。仿製品市場,原本並不離譜。確實有些仿製品按照文物交易了,並且賣出天價來,這不是仿製業的責任,而是收藏市場的混亂造成的。天價是有另一個製造過程,有時是專家花眼,有時是專家蒙人,而更加奇怪的是拍賣只負責交易一件物品,而不負責其真偽,這就使高檔收藏品市場上充斥了與標稱不符的假貨。一件仿製的玉器,手藝人拿到的可能就千把塊錢,到拍賣行拍出了上億的錢,這難道要怪“地下做舊産業”或者“文物造假産業”?

  那些手藝人,其實往往並非“地下”。他們可能是合法仿製的,仿製是其登記在冊的經營,也交納經營的稅款。一些仿製業興盛的地方,明確表示工藝製造是其支柱産業。但最終,有部分仿製品成了拍賣行奇貨可居的售品。人們不去追究誰出具了“真品證書”,誰售賣假貨,而指責仿製者“地下”、“造假”,豈非怪事?

  這裡面有一種話語的不公正。從事仿製行業的,是些手藝糊口的人,而把仿製品拿去奇貨可居地進行交易的,是社會的高端行業和高端人物。於是,收藏拍賣市場混亂了,不去規範收藏拍賣行業,而是怪責于仿製行業,以示“清除源頭”,意思是成千上萬的仿製業工人失業了,收藏拍賣市場的秩序就好了。換言之,要實現高檔行業與高檔人士的放心交易,這個社會必須讓成千上萬的工人失去生計,而且必須使所有人消除購買仿製品的需求。如果你不能富到可以購買真文物,那就連在家裏擺個小倣古裝飾品的趣好也不能有。

  文物造假在收藏拍賣業大量存在,但源頭在將仿製品變成文物的環節,仿製業整體上跟文物造假沒有關係,將矛頭指向工藝仿製行業,只是話語的霸權而已。

熱詞:

  • 造假
  • 仿製品
  • 地下
  • 地下作舊産業
  • 文物造假産業
  • 手藝人
  • 拍賣行
  • 拍賣市場
  • 拍賣業
  • 倣古工藝品